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阴道炎治疗中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28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64例,治疗时,对照组选择甲硝唑,观察组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组间总有效率、阴道分泌物PH值、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复发率 阴道炎 疗效 乳酸菌阴道胶囊
  • 简介:摘要伴脊髓与脑干受累以及脑白质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LBSL)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质脑病,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痉挛和背柱功能障碍,该病致病基因为DARS2。本文通过对LBSL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加强广大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提高诊断率。

  • 标签: 伴脊髓与脑干受累以及脑白质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 DARS2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乳酸和血糖水平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上的临床疗效,为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昏迷患者,入院后分别于1、2、3、7日通过血气分析仪记录血清乳酸及血糖水平。根据病情对出现及未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做分组记录患者预后。结论通过观察乳酸和血糖动态指标的变化,体现对临床GCS的补充。

  • 标签: 乳酸 血糖 神经源性肺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采用乳酸菌联合乳果糖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7月-2018年3月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乳果糖组采取乳果糖治疗,乳酸菌联合乳果糖组则采取乳果糖加上乳酸菌治疗。比较乳果糖组、乳酸菌联合乳果糖组疗效;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如排便疼痛、大便干燥等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大便症状积分、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一年复发率。结果乳酸菌联合乳果糖组疗效、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如排便疼痛、大便干燥等消失时间、大便症状积分、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相比较乳果糖组更好,P<0.05。乳酸菌联合乳果糖组一年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乳果糖加上乳酸菌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和改善健康情况,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 乳酸菌 乳果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和LACT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268例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清D-二聚体和LACT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D-二聚体和LA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D-二聚体和LA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结论脑梗死患者的LACT与Hs-CRP的水平联合检测,可作为肌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判断血凝状态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D-二聚体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与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用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阴道炎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制霉菌素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两组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异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阴道清洁度、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异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阴道清洁度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联用治疗 阴道炎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阴道炎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1.8%,对照组患者复发11例,复发率19.0%。差异显著(P<0.05)。结论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在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0例宫颈糜烂联合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宫颈糜烂 慢性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Lac)持续增高时间在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4例。根据患者最终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初始血乳酸(Lac),6、12、18、24 h Lac,Lac>2 mmol/L持续时间(TLac>2)。利用ROC曲线分析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初始Lac、6、12、18、24 h Lac、TLac>2在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同时将这些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COX回归分析,评估血乳酸持续增高时间在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及初始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治疗后6、12、18、24 h Lac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TLac>2明显长于存活组(P<0.05)。将各参数随着乳酸持续增高时间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初始Lac、6、12、18、24 h Lac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TLac>2与患者生存率、死亡风险明显相关,TLac>2越长,生存率越低,死亡风险越高。同时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及初始Lac的AUC显示,这些指标不能有效评价患者预后(P>0.05)。TLac>2曲线下面积最大,评价预后效能最佳,24 h Lac次之,18、12、6 h Lac依次递减。此外TLac>2、24、18、12、6 h Lac用于脓毒血症死亡风险评估的灵敏度分别为90.9%、81.8%、81.8%、81.8%、88.6%;特异度分别为71.4%、52.5%、52.5%、47.7%、25.5%。结论一过性的乳酸增高不能评价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但乳酸>2 mmol/L持续增高时间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着显著影响。乳酸持续增高的时间(TLac>2)越长,患者生存率越低,死亡风险越高。利用乳酸持续增高时间来评价患者死亡风险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参数,其评价预后效能最佳。

  • 标签: 脓毒症 预后 乳酸 时间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乳酸水平的变化,分析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5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早期组、严重组和休克组等三组,并依照临床治疗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所有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的进行监测,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获知三组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以及乳酸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和乳酸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和血乳酸水平升高,在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状况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乳酸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和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的正确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抗菌药物的不同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乙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的用药后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缓解天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要小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疗效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囊炎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或为基层医疗单位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首选抗菌药物。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乳酸左氧氟沙星 急性胆囊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为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又因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可塑性好、便于加工等特点,现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现对聚乳酸及其复合物的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本文研究乳酸钙、葡萄糖酸锌含量的测定。以(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指示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滴定剂,通过控制溶液酸度分别测定彼阳新盖口服液中乳酸钙和微量葡萄糖酸锌的含量;同时还应用meso-四-(4-(4-甲基,3-磺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口服液中微量的葡萄糖酸锌,结果准确。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乳酸钙 EDTA法 TTPS4分光光度法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 h血清乳酸(Lac)水平与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3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中收集首次入住ICU 1 h内测定过Lac水平的成人(年龄≥16岁)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 h Lac水平将患者分为<2 mmol/L组、2~4 mmol/L组、>4 mmol/L组,分析患者基线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1 h Lac水平与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1 h Lac水平对重症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分组,绘制30 d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此外,对各分类变量分层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 969例ICU重症患者,30 d死亡673例,30 d总病死率为16.96%。1 h Lac<2 mmol/L 1 664例,1 h Lac 2~4 mmol/L 1 588例,1 h Lac>4 mmol/L 717例,3组患者年龄、入住ICU时间、入住ICU类型、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呼吸机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以及主要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 h Lac每增加1 mmol/L,重症患者30 d病死率将增加0.24倍 〔优势比(OR)=1.24,95%可信区间(95%CI)为1.19~1.29, P<0.000 1〕。ROC曲线分析显示,1 h Lac预测重症患者30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95%CI为0.669~0.718),最佳截断值为3.35 mmol/L时,敏感度为0.499,特异度为0.779,阳性似然比为2.260,阴性似然比为0.643。根据1 h Lac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乳酸组(≥3.35 mmol/L)和低乳酸组(<3.35 mmol/L),其30 d病死率分别为31.58%(336/1 064)和11.60%(337/2 9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乳酸组30 d累积存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组(Log-rank检验:χ2=247.72,P<0.000 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考虑到年龄、入住ICU时间、入住ICU类型、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呼吸机使用及主要诊断等因素,高乳酸组30 d病死率是低乳酸组的2.34倍(OR=2.34,95%CI为1.90~2.88,P<0.000 1)。对所有分类变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1 h Lac与30 d病死率的关系基本保持一致。结论在ICU重症患者中,1 h Lac水平与30 d病死率密切相关;1 h Lac水平超过3.35 mmol/L的重症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 标签: 1 h血清乳酸 30 d病死率 重症患者 MIMIC-Ⅲ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方法将肝硬化患者有效抗病毒治疗而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了解其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判断复合乳酸菌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肝功能复常率及好转率明显差异。结论复合乳酸菌可以通过减少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可作为临床肝硬化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

  • 标签: 复合乳酸菌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简介:利用注射成形工艺制备了旧报纸纤维(NRF)/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探讨了碱处理对NR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可使旧报纸纤维中部分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溶出,纤维表面极性降低,旧报纸纤维与聚乳酸相容性得到改善;碱处理后的旧报纸纤维纤维素结晶度增大,纤维表面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增加,纤维表面油墨被去除,旧报纸纤维与聚乳酸界面结合性能得到改善,NR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

  • 标签: 旧报纸纤维 碱处理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