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对脑膜炎患儿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使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进行检测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 2019年 4月 20日到 2020年 4月 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脑膜炎患儿当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 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按照患儿的病因类型,将这 34例患儿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除此之外,再选择 34例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成员。对以上参与研究的 68例患儿均进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最后统计各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不管是在急性期内还是在恢复期内,细菌组儿童检测结果当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儿童,差异十分显著, p小于 0.05。从同类型脑膜炎的发展情况来看,细菌组在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而病毒组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使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法来对脑膜炎患儿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帮助医疗人员明确患儿的具体疾病类型,与此同时,还能够明确其具体的患病阶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脑脊液 小儿脑膜炎 乳酸脱氢酶检测 细菌组 病毒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方式的同时,运用乳酸菌胶囊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远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远低于对照组的30.2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与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按1.15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结果两组停药1周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6.54%(P>0.05);治疗组阴道分泌物HP>4.5的2例,对照组10例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无毒是治疗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乳酸菌 阴道炎
  • 简介: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剂十二醇残留的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测定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DB-624(30m×0.530mm×3.0μm)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维持3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维持10min),十二醇的回归方程为A=2717.3C-11.646(γ=0.9998),线性范围为0.01~1.01mg/mL,平均回收率为99.21%(n=9),相对标准偏差1.55%,检测限为0.0005mg/mL,定量限为0.001mg/mL。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剂十二醇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可靠。

  • 标签: 聚乳酸 封端剂 气相色谱法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性感染患者血乳酸浓度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预后的相互关系。通过测定乳酸浓度以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方法:调查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记录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的血乳酸浓度,婀对记录PaO2,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乳酸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活组和死亡组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乳酸浓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存活组患者入住时及入住后12h、24h.48h的血乳酸浓度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入住时乳酸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5),且存活组、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入住时乳酸浓度亦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r=085,P〈0.05)。经治疗乳酸浓度下降幅度越大.预后越好。结论:血乳酸的测定是评估严重藏染或感染性休克的良好指标,动态监测可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同时结合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指导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乳酸 APACHE Ⅱ评分
  • 简介:本文对35名受试者做渐增负荷运动,并对其中的8名受试者,进行固定负荷运动。探讨了血乳酸浓度及有关气体代谢参数的变化。其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渐增负荷中,个体AT值均低于4mM/L血乳酸阈值,8名受试者以个体AT相应强度运动了较长时间未发生疲劳,而以4mM/L血乳酸阈值强度运动时,导致了乳酸浓度的积累。

  • 标签: 受试者 渐增负荷运动 代谢参数 血乳酸值 力竭 递增负荷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阴道炎患者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7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阴道炎患者临床利用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临床选择常规治疗方案对C2组(对照组36例)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在C2组基础上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对C1组(观察组37例)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最终对阴道炎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在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方面,C1组优于C2组阴道炎患者(P<0.05)。结论对于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乳酸菌阴道胶囊,表现出疾病治疗有效率较高以及疾病复发率较低的优点,凸显乳酸菌阴道胶囊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临床表现丰富多样的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以乳酸酸中毒、肝脾大、黄疸、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通过对乳酸酸中毒、全血细胞减少、高胆红素血症三个主要临床表现的鉴别诊断为出发点,最后依靠骨髓穿刺活检,确诊为DLBCL。经针对淋巴瘤的方案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希望通过本例加强对乳酸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及对DLBCL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乳酸酸中毒
  • 简介:摘要:不同 运动项目训练的方法各有特点,为了满足 不同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大部分的运动队都会选择高原训练,因为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升还是有依据的,在高原训练中通过 LAC(血乳酸)指标来监控训练是有必要的, 它能及时反应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水平,而且能帮助教练进行训练方案的调整,能够保证高原训练的顺利开展 [1 ]。 在高原环境中无氧糖酵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强耐乳酸训练会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 标签: 高原训练 血乳酸 游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完成4 424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1 967例入选,按照是否使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分为使用组(A组)和未使用组(B组)。A组1 015例,男650例,女365例;年龄1个月~4.7岁,中位年龄6.3个月;体质量3.6~20.0 kg,中位值6.4 kg。B组952例,男570例,女382例;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6.1个月;体质量3.4~20.0 kg,中位值6.5 kg。结果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并行清创缝合术者A组3例(0.29%),B组18例(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心脏手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 标签: 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 心脏手术 伤口愈合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了乙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BA—GMA)和锌离聚物增韧聚乳酸(PLA)。通过ZnO中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从)制备锌离聚物。详细研究了混炼时PLA和EBA—GMA的反应界面相容性和EBA—GMA的交联性。断口和FT—IR分析表明,离聚物的中和度(DN)和离聚物前驱体中甲基丙烯酸(MAA)的含量对界面相容性有显著影响。动态力学分析也表明,EBA—GMA的交联程度随这两个因素变化。TEM照片图像分析三元共混物分散相的粒径和多分散性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离聚物的特性的相关性。前驱体中MAA含量高或离聚体中和度高都赋予PLA共混物更高的冲击强度。

  • 标签: 三元共混物 共混制备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反应 界面相容性
  • 简介: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spp.)是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属,常见于生产乳奶制品、发酵、酿酒和制糖过程中,在乳品生产技术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84年,Shlaes等[1]首次证实明串珠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低下人群属于易感人群,可以引起颅内、腹腔、胸腔及骨髓等部位感染。除上述易感人群外,婴儿同样是感染该菌属的高危人群。目前对明串珠菌属致病的病例报道较少,感染患者一般为存在基础疾病者,本病例报告的为西藏高原地区1例乳酸明串珠菌感染健康婴儿引起脓毒症的病例。

  • 标签: 乳酸明串珠菌 明串珠菌 脓毒症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10月来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甲硝唑栓治疗,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9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6%),治疗组患者疾病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7.1%),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老年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临床数据整理后,并机抽选出66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采用单盲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具体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实验组明显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甲硝唑配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实践与推广应用。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甲硝唑 老年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对于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速率法对44例已确诊良恶性患者的胸腔积液中的CEA和LDH进行检测。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的CEA和LDH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联合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癌胚抗原 乳酸脱氢酶
  • 作者: 纪美玲 彭易根 杨宝成 杨永圣 顾乐 燕宪亮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21004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21004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R)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18~74岁)和老年组(≥75岁),再根据住院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患者确诊脓毒性休克时(0 h)、接受治疗后12 h和24 h的动脉血乳酸(lactate, Lac)水平,计算12 h LCR、24 h LCR;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住院天数及住院结局;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期间共48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2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老年组111例、非老年组175例。老年组死亡61例(55.0%)、非老年组死亡55例(31.4%)。COX回归分析及生存时间曲线显示年龄是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组患者死亡风险是非老年组的1.95倍。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Lac水平高于存活组,24 h LCR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老年死亡组患者12 h LCR与老年存活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血Lac水平与住院病死率呈正相关,与LCR呈负相关。结论年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Lac水平和LCR是住院结局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是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CR无法准确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预后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