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血小板无效的有效途径,改善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各类血小板无效患者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采用FCXM技术对20例各类血小板无效患者进行配合试验,选择HLA-I类位点3个以上抗原相合,适合的血小板并与22例各类血小板无效患者随机血小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2例各类血小板无效患者中34例HLA-I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0.9%。配合性血小板患者的24小时血小板上升均值高于随机血小板患者(P<0.05)。结论反复随机血小板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HLA抗体,导致血小板无效,建立者血小板供者资料库,采用FCXM技术交叉配型选择HLA相合或相容单一供体进行血小板,实现提高血小板治疗效果,是解决PTR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抗体 HLA FCXM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红细胞在疾病治疗和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红细胞无效是指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未达到预期或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过快等情况。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血液资源,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并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重视红细胞无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临床输血效果。

  • 标签: 红细胞输注 输血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非血液病患者手术后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术后患者新鲜冰冻血浆(FFP)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非血液病患者38例,于术后FFP前、200ml及400mlFFP后分别进行TEG及传统凝血象检测。对两种实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3种状态下TE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FFP前、200ml及400mlFFP后3种状态下,R时间、K时间、Angle值及凝血综合指数CI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405、20.869、19.978和31.243,P值均〈0.01),但最大振幅(MA)值在上述3种情况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651,P〉0.05)。3种状态下,PT、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凝血酶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74、8.382、117.049和23.029,P值均〈0.01)。3种状态下凝血象与TEG-CK检测结果比较,显示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5)。结论TEG适用于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监测。TEG结果显示,不同量FFP后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新鲜冰冻血浆 输血 凝血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量输血后输入冷沉淀对患者凝血异常的应用。方法对我院9例大量输血患者分别在输入冷沉淀前后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增加。结论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及时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

  • 标签: 冷沉淀 大量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脐血研究的不断深入,脐血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至今仍按成人血的输入方法,其成分与成人血不尽相同,虽然脐血输入较成人血输入反应少,但完全按照相同的方法输入,不能达到脐血之目的,应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在此,笔者搜集、查阅有关脐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供护理人员参考。

  • 标签: 脐血 护理 输注方法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芬合剂持续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切皮前Ⅰ、Ⅱ组以0.04mg/kg、Ⅱ组0.06mg/kg咪唑安定各加芬太尼1.0ug/kg静脉注射,Ⅲ组静后继以咪唑安定0.04mg•kg-1•h-1+芬太尼0.2ug•kg-1•h-1持续静脉至缝皮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分钟、缝皮时和手术结束时七时点的镇静程度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Ⅱ组给药后5分钟和10分钟MAP和SpO2均有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分钟3组OAA/S均在2-4分之间;Ⅰ、Ⅱ组分别在10分钟和30分钟后大于4分;Ⅲ组至缝皮时镇静呈平稳状态,OAA/S维持在3分左右,手术结束时大于4分。Ⅱ组5、10、30分钟三时点和Ⅲ组给药后至缝皮时各时点OAA/S值与Ⅰ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同时点比较,30分钟、60分钟、缝皮时三时点OAA/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芬合剂持续注有效维持手术全程平稳的镇静状态,避免术中清醒,临床效果优于单次静脉注射应用。

  • 标签: 咪唑安定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镇静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种关键手段,在外科手术,肿瘤治疗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治疗始终存在众多的潜在危险。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损伤是多方面的,影响红细胞保存的个体和综合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如长时间储存的红细胞,因铁过载对受血者的不利影响,可能造成多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国外,对于输血引起的铁过载的治疗指征和处理实践已有多个共识和指南,而国内对于铁过载的发生和危害性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全面认识和了解储存红细胞对人体的危害性,预防红细胞后的副作用,应是临床输血医学研究红细胞的重点。

  • 标签: 红细胞储存损伤 铁过载 去铁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医疗卫生领域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用于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医疗手段。随着采供血系统管理水平和检验水平的提高,输血传播性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降低了,但是,临床输血的风险仍然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

  • 标签: 合理用血 血液输注 输血传播性疾病 医疗卫生领域 输血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现代输血疗法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各种血液成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种各种又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的制品,具有针对性强浓度高,不良反应少,可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成分输血节约了血液资源,也减少了许多不良反应,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输血是多部门(血站、输血科、临床)共同完成的治疗任务,也是一项较常用的技术操作,故应在各部门各环节加以控制,了解各种成分输血的特点,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掌握成分血的注意事项非常必要,从而才能保证输血的安全合又效,现将成分输血种的注意事项及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成分输血 注意事项 护理
  • 简介:摘要现如今的临床麻醉工作中主要音高的是靶控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系统为主要的辅助性工具,同时以药代-药效的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对于血浆和药物的浓度进行控制和调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给药方式。文中对靶控技术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相关的技术原理以及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靶控输注 临川麻醉 应用
  • 简介: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国家卫计委积极提倡的一种医疗模式。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学专业委员会将血液成分与临床路径工作结合起来,推出了《慢性贫血红细胞临床路径》和《血小板临床路径》,旨在引入临床路径使临床医生按血液成分的适应证用血、护理技术人员按统一的模式进行血液成分操作,医护人员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

  • 标签: 贫血 红细胞输注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输注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的临床效果观。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308例单采血小板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情况以及频率与血小板注有效率。结果次数增加时临床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具有较高有效率,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时应掌握患最佳时间,严格把握指征,增加血小板效果。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效果
  • 简介:作为治疗手段,输血与血制品的应用功不可没,但其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亦日显端倪.近年,克-雅病(CJD)受到极大关注.CJD又被称为"病毒性痴呆"或"皮质-纹状体-脊髓联合变性症",由Jakob于1921年首先描述,而Jakob却把功绩归于在他之前报道过类似脑病的Creutzfeldt.因本病病理中的典型变化为大脑灰质与神经元形成空泡而呈海绵状,Nevin等提出"海绵样脑病"的称谓,为人和动物所有类似病疾的通称.

  • 标签: CJD 脑脊液 症状 传播途径 输血 血制品
  • 简介:摘要:靶控技术是一种基于药动学和药效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麻醉药物速度的技术。在麻醉手术中,通过靶控技术可以有效地维持麻醉药物的速度和麻醉深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本文将从靶控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在麻醉手术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靶控输注技术 麻醉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老年厇的空肠营养及胃肠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胃肠外科老年患者,基于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肠营养治疗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肠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肠外科 老年患者 护理干预 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空肠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0名老年患者,将其当做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患者,对其采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日常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主要是对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7天的营养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而且术后7天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外科接受空肠营养的老年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功能恢复时间,对于患者恢复有很大好处。

  • 标签: 空肠输注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 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