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吻合术后引起的排便障碍原因,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并寻求其治疗方法。方法在直肠镜下观察我院就诊的结直吻合术后引起排便障碍的7例病人吻合附近肠道情况,行吻合上方结肠瓣(增生肥大的结肠皱襞)纵向缝扎、缝扎线两侧及基底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后对排便症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7例病人经上述治疗后均排便通畅,腹痛、腹胀症状缓解及消失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的。结论吻合粘膜可能是引起结直肠吻合术后排便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肛门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吻合口粘膜雍塞症 排便障碍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术后吻合狭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6月我院采用一次性肛痔吻合器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195例环状脱垂的Ⅲ、Ⅳ期内痔,反复出血的Ⅱ度内痔。直肠脱垂及直肠内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5例PPH术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3例患者出现吻合狭窄。结论PPH术后吻合狭窄的预防及处理。

  • 标签: PPH术,吻合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粘膜下止血预防胃切除手术吻合早期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间57例进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有25例患者进行了粘膜下止血处理,有32例患者未进行粘膜下止血治疗,对两组患者早期出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有3例患者吻合早期出血,占比例的12%,对照组有11例,占比例的34.4%,两组比较P<0.05。结论粘膜下止血能够降低胃切除手术患者吻合早期出血率。

  • 标签: 粘膜下出血 胃切除手术 吻合口早期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经肛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中同时使用消痔灵注射液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痔疮患者116例,用手术日单双日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pph加吻合粘膜下注射消痔灵)62例和对照组(单纯采用pph)5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后痔核回缩良好,试验组62例,近期效果良好,远期0例复发,表现为出血和再次脱出,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12个月,排便功能均满意,无肛门狭管及肛门失禁,对照组54例近期效果良好,远期1例复发,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试验组复发少于对照组,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术治疗痔疮时,具有效果明显、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配合消痔灵注射液吻合粘膜下注射,明显降低PPH术后并发

  • 标签: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回顾性分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术后吻合相关并发是胃癌术后常见并发。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进步,胃癌术后吻合相关并发的发生风险已明显降低,但术后吻合狭窄、残胃炎、吻合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等远期吻合相关并发严重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命质量。笔者根据吻合相关短期和远期并发发生情况,阐述胃癌术后常见吻合并发发生风险、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

  • 标签: 胃肿瘤 吻合口 并发症 吻合口漏 吻合口出血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吻合溃疡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4年3月13例吻合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吻合溃疡经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其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腹腔脓肿,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吻合溃疡发病原因多与首次胃切除术的术式选择或操作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为再次外科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规范施行初次手术。

  • 标签: 吻合口溃疡 再次手术治疗 操作不当 痊愈 首次 切口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吻合上下双管引流法对直肠癌术后吻合漏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吻合漏的病人,采用将2根引流管分别放在吻合上、下方,以临床症状、体征、X线检查和骶前引流物为指标,对吻合漏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同时与33例吻合漏患者采用单纯扩肛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双管引流病人吻合漏的愈合时间为(10.3±2.3)天,比单纯扩肛病人的(14.6±5.1)天明显缩短(P<0.01)。结论吻合上下引流法可明显缩短直肠癌术后吻合漏愈合时间。

  • 标签: 直肠癌 吻合口漏 引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支架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东莞东华医院普通外科于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对收治的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中放置吻合支架以预防术后吻合漏(放置支架组),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资料;并与同一手术组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对59例施行同样手术、但术中未放置吻合支架(未放支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吻合漏发生率及Wexner肛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手术时间及术后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术后1个月以上的近期随访,未放支架组吻合漏发生率16.9%(10/59),放置支架组未出现吻合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术中放置肠道支架可有效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漏的发生。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肠道支架 吻合口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放置吻合支架与单纯手工缝合对大鼠结肠吻合漏的影响,探索吻合支架对降低结肠术后吻合漏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2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行大鼠结肠端端吻合术,实验组行间断缝合的同时放置支架,即支架组;对照组单纯行间断缝合,即手工缝合组。比较两组腹腔粘连程度、吻合漏、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手工缝合组,支架组吻合腹腔粘连程度评分较低(5.94±1.69 vs. 9.19±2.52,t=4.181;P=0.008);支架组吻合漏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缝合组(12.5% vs. 56.25%,χ2=6.788;P=0.023);支架组总生存率高于手工缝合组(87.5% vs. 43.75%,χ2=5.850;P=0.016)。结论相对于手工缝合,吻合支架可以减少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程度,降低吻合漏发生率,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 吻合口支架 手工缝合 吻合口漏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吻合瘘是结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之一,如不及时处理,病死率极高。国外报道吻合瘘发生率为4%~25%,国内报道在5%~10%。吻合瘘发生与全身状况、术前肠道准备、手术操作、吻合血运和张力、吻合质量、盆腔感染及引流不畅等因素有关。常发生于术后4~9天,左半结肠由于血运较差,粪便中含有较多量细菌,术后吻合瘘多见,右侧结肠切除相对少见。

  • 标签: 吻合口瘘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覆盖高危性肠道吻合周围预防吻合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33例具有肠道吻合瘘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周围分为两组。改良组(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周围)患者69例;对照组(带蒂大网膜未覆盖吻合周围)患者64例。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肠道重建均使用同一家公司吻合吻合,肠道肿瘤患者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病情程度和治疗转归。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结果改良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为4.3%(3/69),其中小肠吻合瘘、小肠结肠吻合瘘、结肠吻合瘘各1例。对照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为12.5%(8/64),其中十二指肠吻合瘘1例、小肠吻合瘘2例、小肠结肠吻合瘘2例、结肠吻合瘘3例。两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SL(χ2=5.483,P〈0.05)。改良组3例吻合El瘘患者最高体温〈38.2℃,平均WBC计数为8.4×10^9/L;体格检查无明显腹膜炎播散表现;吻合区域腹腔引流管有少量浑浊样引流物,无明显肠内液引流物;腹部和盆腔cT检查示局部炎性包裹,吻合周围少量的液气混杂密度影。对照组8例吻合瘘患者最高体温〉38.5℃、平均WBC计数为14.4×10^9/L;体格检查具有明显的按压痛、反跳痛表现;腹腔引流管有肠内容物流出。改良组3例吻合瘘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对照组8例吻合瘘患者中,7例患者二次手术行清创引流,同时1例行空肠造瘘,3例行回肠造瘘;经过二次手术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腹部疼痛症状消失;二次术后2个月后拔除空肠造瘘管,4个月后行回肠造瘘还纳术。1例患者因全身炎症反应、MODS死亡。�

  • 标签: 吻合口瘘 带蒂大网膜 腹膜炎
  • 简介:目的分析食管重建术后吻合瘢痕狭窄的相关因素,尤其相关的全身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11例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导致吻合瘢痕狭窄的全身及局部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持续低氧血(P=0.003)、胸部并发(P=0.000)、吻合瘘(P=0.000)、糖尿病史(P=0.019)、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P=0.046)和心血管并发(P=0.015)6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则显示仅持续低氧血(P=0.044)、胸部并发(P=0.009)、吻合瘘(P=0.001)和糖尿病史(P=0.036)4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持续低氧血与胸部并发吻合瘘三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持续低氧血是食管重建术后吻合瘢痕狭窄的重要全身性因素。

  • 标签: 低氧血症 食管切除术 吻合口狭窄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吻合漏的病例,细小的漏口位于人工血管远端与自体主动脉吻合区,形成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使用4 F造影导管释放Ⅳ型血管,有效封堵漏口,同时使得假性动脉瘤血栓化,短期疗效理想。

  • 标签: 主动脉破裂 心血管外科手术 吻合口漏 介入封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发生Ⅳ级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漏的2例患者采取吻合离断术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作为Ⅳ级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漏的抢救治疗,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复杂胆道端端重建术中放置内支架管在预防胆道吻合并发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6例肝移植受者复杂胆道重建过程放置胆道内支架管,观察术后病情转归、胆红素和胆道酶学恢复、术后胆道内支架管处理及术后胆道并发发生等情况。结果6例受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前胆红素及胆道酶学均恢复正常。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等指标峰值分别为(83.8±56.4)μmol/L、(151.5±76.3)U/L、(301.7±177.0)U/L、(98.4±80.9)μmol/L,出现拐点时间分别为术后(2.3±1.0)d、(3.0±1.1)d、(3.8±1.2)d、(1.8±0.8)d,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术后(7.7±5.1)d、(5.0±4.9)d、(23.5±7.6)d、(3.8±2.4)d。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3例受者术后通过十二指肠镜拔除胆道内支架管,3例术后胆道内支架管自行脱落。除1例受者术后1年出现无症状的吻合狭窄外,其余受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胆道并发。结论在肝移植复杂胆道重建过程放置胆道内支架管,可以有效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改善受者生活质量,有效避免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并发的发生,保障受者安全。

  • 标签: 肝移植 胆道 支架
  • 简介:摘要胃癌根治术后吻合瘘是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较多的一种并发,该并发的发生既给患者精神上带来痛苦,危协病人生命,又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是胃癌根治术后较严重的并发之一。对我科200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所作的胃癌根治术后256例。其中发生吻合瘘19例,占7.4%,现针对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瘘原因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吻合口瘘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