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受精早期脱颗粒细胞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脱颗粒细胞助孕的患者311例,将同一患者的卵母细胞分成早期脱颗粒细胞组和过夜受精组,比较两组的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其中,早期脱颗粒细胞组共2889枚卵母细胞,过夜受精组共3220枚卵母细胞。结果:早脱颗粒细胞组的多精受精率、0PN率、空透明带出现率显著高于过夜受精组(10.35% VS 8.85%;3.63 %VS 2.54%;1.1% VS 0.56%),但2PN率和1PN率差异不显著;两组的卵裂期发育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过夜受精组在D5可用囊胚率上显著高于早脱颗粒细胞组(24.96% VS 20.84%),D6优质囊胚率则显著低于早脱颗粒细胞组(4.66% VS6.47%),两者的D5优质囊胚率和D6可用囊胚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受精早期脱颗粒细胞在受精结局及胚胎发育中并未体现优势。因此,不宜将患者全部卵母细胞行受精早期脱颗粒。

  • 标签: 早期脱颗粒细胞,受精结局,胚胎发育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治疗理念的转变和经验的积累,损伤小、更接近生理状态的自然周期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越来越受到青睐。自然周期IVF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成本,还能有效减少患者来院就诊次数,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卵泡提前破裂等导致的周期取消率高仍是自然周期IVF面临的主要问题。高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等也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虽自然周期IVF并不降低胚胎染色体异常风险,但产科结局仍优于常规IVF。本文从自然周期IVF的定义出发,就其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分析和子代安全性及围产结局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自然周期 改良自然周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驱动人工智能(AI)的网络框架,其中采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胚胎质量评估可进行固定时间节点胚胎细胞计数和图像识别;采用全连接的深度神经网络(DNN),胚胎图像识别准确度提升,适用于较高硬件配置以及需要整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预测;残差网络通过增加层数提高准确度并通过跳跃连接解决梯度消失问题,实现动态胚胎评估。贝叶斯网络(BN)机器学习擅长推理,在条件缺失情况下可通过推理弥补数据不足,可结合临床复杂信息进行综合预测评估;支持向量机(MLP)机器学习存在梯度消失与爆炸,容易丢失图像部分空间特征,适用于小样本评估。ANN在预测胚胎植入率、胚胎非整倍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开发新的胚胎质量评估方法减少侵入性检测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正念认知干预。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赫氏希望量表(HHI)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正念、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AAS、中文版CD-RISC及H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AAS、中文版CD-RISC及HH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正念水平和希望水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正念认知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正念水平 心理弹性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secondary sex ratio,SS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分娩的胎儿性别数据,分别按移植卵裂期胚胎与囊胚、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semination,ICSI)受精胚胎、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胚胎进行分组比较,并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方差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IVF-ET治疗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100(1 158∶998)。移植卵裂期胚胎1 310个分娩周期与移植囊胚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108∶100(870/809)比147∶100(277/1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IVF胚胎1 306个分娩周期与移植ICSI 胚胎433个分娩周期进行比较,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21∶100(879/724)比97∶100(264/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取精来源精子男女出生性别比为90.2∶100(37∶41),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出生子代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略高于附睾穿刺来源精子子代出生性别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囊胚移植出生性别比高于卵裂期胚胎出生性别比,移植IVF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高于移植ICSI受精胚胎出生性别比。胚胎期别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外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囊胚 卵裂期胚胎 精子来源 出生性别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不同治疗节点心理压力,为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选取初诊建档、促排卵、取卵及胚胎移植四个节点的患者,依据半结构式题纲进行质性访谈,以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初诊建档节点:复杂情感交织,污名化,经济压力;促排卵节点:孤独感,忧虑卵泡长势,自我发展受限;取卵节点:"零"卵无助感,低支持度;胚胎移植节点:臆想助孕失败,治疗与工作生活冲突,认知度高与误区并存。结论IVF-ET助孕患者不同治疗节点心理压力源不同,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治疗节点的感受,提供针对性心理支持,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助孕结局。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心理压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治疗胎膜早破产妇的过程中,患者预后情况受精细化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58例胎膜早破产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29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29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干预后产后出血及不良妊娠几率更低,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干预后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胎膜早破产妇的过程中,患者预后情况在精细化护理模式下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产后出血量显著降低、出现不良妊娠的产妇数量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更加满意,适合推广。

  • 标签: 胎膜早破 预后情况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宣教在体外受精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生殖医学科行辅助生殖技术的12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格林模式宣教。比较两组的精神状态、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格林模式宣教 体外受精辅助生殖 精神状态 健康知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产妇接受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的价值。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共纳入观察对象50例,均为胎膜早破产妇,入组后以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精细化护理(观察组,n=25),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25),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产妇产褥感染、尿潴留、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4.00%(2/25)低于对照组32.00%(8/25),(p<0.05)。结论:针对胎膜早破产妇,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提高产妇顺产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胎膜早破 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中影响嵌合体胚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579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周期的2252个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进行活检细胞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所有的胚胎分为嵌合体组及非嵌合体组。嵌合类型包括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非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和复杂嵌合。比较两组胚胎来源的人群特征及实验室相关参数,对嵌合体发生率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评价影响嵌合体胚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905个胚胎为整倍体(40.2%),923个为非整倍体(41.0%),424个为嵌合体(18.8%)。共有228个胚胎为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10.1%),59个(2.6%)为非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137个(6.1%)为复杂嵌合。共有4个遗传检测机构进行NGS技术的测序,嵌合体率波动在7.6%~26.2%。调整男女方年龄、男方精子质量、促排卵方案、试剂类型、PGT的适应证、不同的活检操作者及囊胚发育时期后显示,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评分(C级比A级,P=0.014)及遗传检测机构(机构2比机构1前期,P<0.001;机构1后期比机构1前期,P<0.001)对嵌合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与滋养层细胞(trophectoderm,TE)评分为A级相比,C级发生嵌合体的概率升高66%(aOR=1.66,95% CI=1.11~2.50,P=0.014),与机构1前期相比,机构2的嵌合体发生率是前者的2.28倍(aOR=2.28,95% CI=1.71~3.04,P<0.001),机构1后期是机构1前期的2.17倍(aOR=2.17,95% CI=1.41~3.34,P<0.001)。结论IVF技术中的嵌合体胚胎的发生率与NGS检测机构及滋养外胚层细胞质量相关。

  • 标签: 嵌合 二代测序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8阳性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经过周期性抗生素治疗后与正常不孕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长方案IVF-ET助孕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按照子宫内膜活检CD1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为CD138阳性组(86例)和正常组(1 183例);两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后进入长长方案周期,进入周期前对CD138阳性组给予抗生素周期性治疗14 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HCG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以及胎儿出生体重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CD138阳性组与正常组之间HCG日内膜厚度[(11.44±2.21) mm比(11.38±2.17) mm]、移植日内膜厚度[(11.57±2.23) mm比(11.54±2.23) mm)]及胎儿出生体重[(3 195±646) g比3 244±632) 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54.65%比63.14%)、早期流产率(8.51%比10.58%)、早产率(10.64%比11.24%)以及活产率(46.51%比53.7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38阳性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经过抗生素周期性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结局,对疑似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应尽快行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必要时并给予周期性的抗生素治疗。

  • 标签: CD138 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活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宣教+心理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68例体外受精-胚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联合全程宣教+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流产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全程宣教+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妊娠效果,缓解负性心理,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程宣教 心理护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角子宫并卵巢异位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罕见的行IVF-ET的单角子宫合并卵巢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左侧单角子宫合并原发不孕患者阴道超声提示右侧卵巢未探及,进一步行腹部核磁共振和腹部超声提示右侧卵巢腹腔异位。病例1在超促排卵过程中诉右侧腰部胀痛,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超声下左侧卵泡数量不一致,继而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同步监测卵泡发育,给予经腹部及阴道联合采卵,经冻胚移植后成功妊娠并于36周分娩。病例2亦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同步监测两侧卵巢卵泡发育,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后获得2枚囊胚冻存,解冻单囊胚移植后自然流产。结论卵巢异位多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被漏诊。对于单角子宫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如阴道超声未能探及单/双侧卵巢,应进一步行腹部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有无卵巢异位;如确诊合并卵巢异位,患者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应同步监测双侧卵巢卵泡发育,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采卵,最大程度增加患者的获卵率和妊娠机会。

  • 标签: 卵巢异位 单角子宫 超促排卵 取卵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憩室及宫腔积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科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合并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的7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瘢痕憩室和(或)宫腔积液将其分为四组:有瘢痕憩室+无宫腔积液(A组,n=39);有瘢痕憩室+有宫腔积液(B组,n=82);无瘢痕憩室+无宫腔积液(C组,n=495);无瘢痕憩室+有宫腔积液(D组,n=116),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的移植年龄高于B组[(38.33±3.55)岁比(36.93±3.59)岁,P=0.045],C组的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及移植优质胚胎率均高于D组[(9.40±1.56)mm比(9.03±1.59)mm,P=0.025;75.76%(375/495)比65.52%(76/116),P=0.024],A组的取卵年龄高于C组[(37.72±3.55)岁比(36.25±4.52)岁,P=0.049],但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较薄[(8.74±1.58)mm比(9.40±1.56)mm,P=0.01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D组[34.23%(230/672)比22.58%(35/155),P=0.007;48.28%(239/495)比37.93%(44/116),P=0.044;42.83%(212/495)比30.17%(35/116),P=0.012];D组的早期流产率高于B组[40.00%(14/35)比17.24%(5/29),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矫正移植年龄、取卵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内膜CD138检测结果、FET方案、移植胚胎属性、移植胚胎数、移植是否含有优质胚胎、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黄体转化日孕酮值、不孕因素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D组的种植率[22.58%(35/155)]、生化妊娠率[37.93%(44/116)]、临床妊娠率[30.17%(35/116)]均明显低于C组[34.23%(230/672),P=0.006;48.28%(239/495),P=0.047;42.83%(212/495),P=0.022],B组种植率[29.52%(31/105)]、生化妊娠率[48.78%(40/82)]、临床妊娠率[35.37%(29/82)]均高于D组[22.58%(35/155),P=0.049;37.93%(44/116),P=0.012;30.17%(35/116),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曾有剖宫产史的不孕症患者,宫腔积液较瘢痕憩室是明显影响FET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瘢痕子宫 瘢痕憩室 宫腔积液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育症男性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7至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患者中随机抽样25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研究,以血清CGRP对数转化指标、受精方式、是否取精困难、年龄、不育年限、泌乳素等为自变量,以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为因变量,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原发不育组中D3优质胚胎率与精子正常形态率相关(r=0.537,P=0.048),囊胚形成率与精子密度相关(r=0.760,P=0.002),CGRP对数与总受精率相关(r=0.693,P=0.006)。在继发不育组中,总受精率及正常受精率与精子总数相关(r=0.614,P=0.042;r=0.611,P=0.04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继发不育组中,正常受精率与精子总数、血清CGRP对数转换指标、精子正常形态率之间有线性关系,且精子总数、CGRP对数转化指标与精子正常形态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72.9、6.8。结论男性的血清CGRP、精子总数和精子正常形态率共同影响正常受精率。

  • 标签: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不育,男(雄)性 体外受精 正常受精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观测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154例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81例)和未妊娠组(73例)。分析经阴道超声下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对IVF-ET妊娠成功率的影响。结果154例行IVF-ET的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为52.60%(81/154)。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与内膜形态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7~12 mm、子宫内膜类型A型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成功的影响因子(OR=0.484、0.420,P<0.05)。结论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影响行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类型A型、子宫内膜厚度7~12 mm时妊娠成功率更高。

  • 标签: 子宫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厚度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年龄<35岁首次行IVF-ET助孕并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982例,其中PCOS患者(PCOS组)999例,单纯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非PCOS组)198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合并症。PCOS患者再根据BMI分为超重PCOS组(24.0 kg/m2≤BMI<28.0 kg/m2)和正常体质量PCOS组(18.5 kg/m2≤BMI<24.0 kg/m2)。计算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胚胎发育指标,分析BMI对妊娠结局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母体BMI的相关性。结果第3日(day 3,D3)胚胎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优质胚胎率[67.41%(1906/2826)]、囊胚形成率[56.39%(578/1025)]、优质囊胚形成率[29.75%(305/1025)]及可利用胚胎率[62.14%(1756/2826)]均高于超重PCOS组[62.65%(1753/2798),P<0.001;47.30%(457/966),P<0.001;16.35%(158/966),P<0.001;59.04%(1652/2798),P=0.018]。第5日(day 5,D5)囊胚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总受精率[82.38%(1711/2077)]、双原核受精率[68.03%(1413/2077)]、囊胚形成率[68.90%(554/804)]、优质囊胚形成率[62.56%(503/804)]及可利用胚胎率[57.16%(802/1403)]均较超重PCOS组高[80.21%(2954/3683),P=0.044;64.76%(2385/3683),P=0.012;63.95%(871/1362),P<0.001;30.32%(413/1362),P<0.001;53.03%(1250/2357),P=0.014],种植率[66.67%(72/108)]、临床妊娠率[66.97%(73/109)]及流产率[9.59%(7/73)]均较超重PCOS组低[80.57%(141/175),P=0.008;80.46%(140/174),P=0.011;20.71%(29/140),P=0.0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aOR=1.92,95% CI=1.049~3.515,P=0.034)及流产率(aOR=3.09,95% CI=1.209~7.915,P=0.019)分别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1.92及3.09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3、D5移植的PCOS患者及D3移植的非PCOS患者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r=0.144,P=0.013;r=0.212,P=0.004;r=0.137,P<0.001)。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的概率(aOR=5.33,95% CI=1.525~18.597,P=0.009)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5.33倍。结论高BMI可能是影响PCOS患者胚胎质量及流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超重或肥胖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PCOS患者在行IVF助孕治疗前减重将有助于改善胚胎质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质量指数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接受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5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均有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44%低于参照组总发生率17.76%,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保守治疗 精细化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时间区间锁定在2020年09月至2021年09月之间,选取此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超重及肥胖患者54例进行分析,按照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参比组患者应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态、相关胚胎数、流产发生率。结果: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相关胚胎数与参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流产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超重或肥胖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减少流产情况,建议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超重 肥胖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情绪状态 流产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