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中医 临床用药,务必谨守病因 、病机,辨证施治,方能药到病除 ,咳嗽(痰湿咳嗽)可遵“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之 理 ,运脾醒脾,燥湿化痰 以止咳,不止咳而咳自止。自拟“消痰散”治疗小儿痰湿咳嗽证,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 ] 咳嗽 痰湿证 消痰散 经验
  • 简介:摘要:通过积极地让学生参与医疗保健并要求他们具备一些临床技能,从而克服了社区医疗的教学重点的挑战。经验表明,在开始社区医疗之前进行适当的培训可以为以前没有接触过医学科目的学生讲授临床技能。

  • 标签: 临床能力 教学方法 教育,医学本科生 家庭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三种不同基原的麻黄的主要分布地进行了简要介绍,特别是对各种麻黄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可作为实际工作中对麻黄基原鉴别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宋兴教授认为湿邪为病为害最广,甚至百病皆由湿作祟,认为湿邪闭郁为当今诸多顽疾、疑难疾病之因。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湿病中以湿闭病证最为难治,湿邪壅闭难解,日久变生重病大病。提出治湿立足于中焦脾胃,兼顾上焦肺、下焦肾的功能,恢复机体自身所具有的祛湿功能,同时注重辨证调护,医养结合,杜绝生湿之内外根源。附举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湿淫证候 内湿证 祛湿法 辨证论治 宋兴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术后康复期护理经验,提高康复期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17年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37例终末期心脏病移植患者,男30例,女7例,年龄(46±20)岁,年龄范围为26~66岁。所有手术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采取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术,术后返回重症监护移植病房进行护理。结果5例患者在移植手术后4~9 d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1例病死、4例放弃治疗出院。余32例患者,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康复出院;2例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约2周情绪逐渐平稳康复出院;27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顺利康复出院,目前最长生存期者13年,且患者能参与日常工作及社会活动。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康复期病情监护、心理护理、感染控制及健康教育等是心脏移植术后康复出院的重要环节,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增加其恢复健康的信心,使患者远期存活率不断提升,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移植 康复期护理 终末期心脏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孙郁芝教授在IgA肾病辨治过程中主张扶正祛邪。扶正注重补益脾肾,祛邪注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孙老辨治IgA肾病,提出以脾肾为本,先天后天并调;交通心肾,调神固精;血尿难愈,重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湿浊不除,蛋白尿不消等学术观点,指导临床治疗IgA肾病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肾病 扶正祛邪 名医经验 孙郁芝 医案
  • 简介:摘要基于张锡纯著作分析其论治肺痈的经验。张锡纯认为,肺痈病因不论外感内伤所致,均不离火邪,并将外感肺痈分为三期、内伤肺痈分脾肾两脏论治;治法上,外感肺痈注重清热解毒并兼以化痰,内伤肺痈消痈止血不忘散瘀,祛邪之余兼顾表里,扶正培本而不伤正。用药之法遵经典亦灵活变通,常用生石膏配阿司匹林退热,并认为硼砂、三七、乳香、没药较经典用药更具化腐生新之功。

  • 标签: 肺痈 张锡纯 配伍用药 经验心得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药学文献
  • 简介:摘要陈更新教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经验丰富,认为胃癌癌前病变多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临证时,陈教授注重辨证用药,讲究治病必求其本;强调因地制宜,擅清湿热;重视调畅气机,升降有序,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肠化生 癌前状态 名医经验 陈更新
  • 简介:摘要:名中医魏有刚认为胃癌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毒蕴”,治疗当根据分期的早晚,明确治疗目的,分为术后杭复发转移及晚期带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两期”治疗理念,用药强调辫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遣方用药,注意时刻顾护胃气。文章对魏有刚教授的胃癌诊疗思想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

  • 标签: 魏有刚 胃癌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 梁继荣对汗症治疗经验丰富,将汗症分为营卫失和、肺脾气虚、心血不足、阴虚火旺等十二法。

  • 标签: 汗症 梁继荣 治汗十二法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9年3月我科收治的15例纽扣电池食管异物患儿的病例资料。术前检查中,14例术前X线平片发现双密度指环样结构,1例胸部CT检查示双密度指环样结构。患儿均行异物取出术,随访至2019年6月30日,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食管周围脓肿1例,气管食管瘘4例,并发食管狭窄1例,无死亡病例。当患儿表现为呕吐、拒食、流涎、哭闹时,要警惕食管异物的可能性。术后胸部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穿孔等并发症。鼻-空肠置管对食管穿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渴肾病作为消渴的常见并发症,导师南征教授在50余载的从医中对其钻研多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南师强调“毒损肾络,邪伏膜原”,认为毒邪存在于本病的全部阶段,具备痰、瘀、虚、毒等致病特点。在诊治上应以益肾解毒通络为法,辩证求因,审因论治,随证加减,这种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在临床中经常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消渴肾病 毒损肾络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多指离断再植的治疗思路及手术技巧,总结再植经验。方法2013年6月-2019年1月,共成功再植53例150指,显微镜下再植指体标记可用血管、神经,并初期清创后4℃保存,按第1~5指顺序再植。采用顺行法(114指)或逆行法(36指)对血管、神经、肌腱、骨进行精准修复,123指再植断指血管修整断端直接进行缝合;15指采用同侧腕前小静脉移植桥接;12指取腕前游离静脉皮瓣桥接。其中14指应用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3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指抗痉挛治疗后缓解,4指手术探查后成活,1指坏死。随访8~21个月,再植149指全部成活,1指坏死。术后对149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感觉恢复、血运、外观、恢复工作按等级进行评价,优118指,良23指,可8指,优良率94.6%。结论手术前严格判断指再植条件,不拘泥于单纯一种再植方法,高效修复各组织结构,合理规划再植顺序与方法,是提高再植手术效率与修复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断指再植 多指离断 吻合器 静脉移植 静脉皮瓣
  • 简介:【摘要】“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中医药药食同源的特点,在治疗胃脘痛时效果显著。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经验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 标签: 中医药 胃脘痛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隋淑梅教授为全国第五、第六批名老中医,其治学严谨,方精效验,在治疗肾脏系统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跟师学习,对隋淑梅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进行总结。隋淑梅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初起多为热邪动血,日久则耗气伤阴,虚实夹杂。临证分为血热妄行、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四个证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李教授认为眩晕的病理因素以风、痰、虚为主,主张从风、痰、虚三个角度入手辨证论治眩晕病,治疗当以平肝熄风、健脾化痰、调养心脾,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眩晕 李妍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8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腹茧症患者中25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其中17例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肠梗阻,7例伴有腹部包块。25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梗阻。CT或MRI检查显示肠管排列紊乱,聚集成团,管壁增厚,可见包膜。术中见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肠管。6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患者反复出现肠梗阻症状,无其他原因解释,又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存在腹茧症的可能。术前CT或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

  • 标签: 腹茧症 肠梗阻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