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经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1

临床微生物检验经验探讨

田秋霞

四川省阿坝州人民医院, 624000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基于微生物基本形态、活动规律原理所展开的可对疾病治疗或诊断进行指导的检验技术,可帮助医生对患者实际病况做出有效判断,并在获知感染原因后明晰对症施治策略,为医生就病情的分析、护士就护理所采取的措施起到风向标作用,需对结果的准确性予以保障。然而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临床检验的质量存在差异。为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医技人员应主动对可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予以分析与能力范围内的有效解决,以获取更为精准可靠的临床信息。

  1. 临床微生物检验所涉及内容

微生物体积非常之小,肉眼难以看见,且所具繁殖能力超强,故人们易于在接触各类物品时,被其上微生物影响至身体健康。在临床中,微生物检测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检出。涉及的检验技术有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菌毒素、分子生物传感器、细菌专有酶及其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的自动化系统等。经微生物检验,医生可据此更好实现对医疗用具卫生状况的掌握,并依托于患者检验结果实现对病情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诊断,可谓临床检验技术的里程碑式进步。

5f68083d2c144_html_f343c83746bdb070.png

  1. 可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造成干扰的相关因素客观分析

微生物种类基数正伴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而不断扩增,此情境下,若想真正且充分的促使微生物检验价值得以发挥,并相应提高检验质量,我们需着重考量临床可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较大干扰的客观影响因素,如下即对此展开分析。

  1. 临床检验人员

在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应用过程中,微生物化学或生理反应原理可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必要信息。虽当前各大医疗机构均已拥有可自动检验的设备仪器,但仍需检验人员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对微生物检验方法调整,同时对检验人员的责任心、经验、反应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医院应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可通过加强培训、定期至上级医院进修等方式切实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促使其迅速成长,并切实支撑起临床检验工作。

  1. 检验方案

在检验人员日常工作中,微生物检验方案可视为其工作开展的依据,并为保障检验质量的基石。故检验方案的合理与否,行方案设计时的检查方法选取,均会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譬如,在进行痰标本检测时,医生可采用的方法有集菌检查法、荧光染色法、直接涂片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最恰当方案选择。

  1. 检验标本

标本为临床检验的素材,标本的采集分为医生采集(血液、痰液等)和患者自行采集(尿、粪等),标本的采集效率、处理以及是否做到了及时输送均可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在医生采集标本时,若部分非专业检验人员,没有使用正确的采集方法,且未及时送至检验人员手中,可造成标本质量不高。除此之外,在患者自行采集尿标本时,可能出现标本污染,以致微生物检验结果产生误差,失去诊断意义。另一方面,对于采集时间的问题,比如医生嘱咐用药前采集,但部分不能随意中止药物的患者,或已经服药的患者可于下次用药前对标本采集,但部分患者出于对检验的不了解,而选择了错误的时间段,势必会造成结果的不客观。故,涉及到检验的三方(医师、检验人员、患者)需经充分沟通,以对采集时间与标本等明确,促使临床微生物的检验质量提升。

  1. 血清、试剂及培养基质量

在微生物检验中,血清、试剂及培养基的质量非常重要,可对结果产生关键影响。在对其进行选购时,应尽量对规格好、质量高产品选取,应用前,可先对产品质量做好检测,确定外观、批号、有效期等均合格,方可予以储存备用。当然,医院也可对培养基自行配制,因更为新鲜且具良好的表面湿度状况,为更适宜细菌生长的环境。但需注意配制时应尽量应用高品质原材料,并严格控制配制环境。

(五)检验过程

出于对检验质量的保障,微生物检验过程与环节需规范、标准、准确、专业。如流程中包括细菌培养、接种、鉴定以及染色等,无论哪一步出现错误,均可对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检验中需严格对相关操作规范,使其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同时标准化、规范化。

(六)检验设备

若说检验人员规范操作、专业判断为微生物检验的灵魂所在,检验设备则为核心基础,应确保其精准先进,以辅助完成检验操作。若设备过于单一或明显落后,或是缺乏维护与更新的设备,亦可影响结果。因此应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与修正,并对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控作用做好,正确对孵育箱、冰箱等温湿度予以调节,切实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精准有效。此外,还应做好实验室内的质控工作,即以美国典型菌种保存中心的菌株作为参考菌株,据其特点进行超低温保存、低温保存或普通血平皿保存等;在培养基应用之前,先对无菌试验与生长试验开展,确保质量合格;药敏纸片需低温保存,在使用前应严格做好质控。

三、结语:

总之,微生物检验较为复杂且呈系统化,相关人员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并据此对相关经验总结,行科学合理干预,充分重视检验人员培训及检验知识普及,同时对培养基质量、菌株保存、室内质量控制、标本前期采集、检验人员综合素养等给予全方位、多层面控制并防范,以达到临床为微生物检验质量提升的效果,进而奠定临床医学良好进步基础,为患者营造融洽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