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网膜视觉信号输出到大脑的终极神经元,可参与成像视觉(IFV)(图像形成)和非成像视觉(NIFV)(非图像形成)。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NIFV。NIFV较少依赖于传统光感受器细胞产生的信号,而是由视网膜上一类特殊的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来完成。ipRGCs是RGCs中一类能表达感光黑视蛋白的细胞,其轴突投射至特定核团,参与调控多种NIFV行为,从基础生理调节(如心率和瞳孔大小)到更复杂的行为调节(如昼夜节律),甚至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如焦虑等情绪)。NIFV环路是对光的重要反应,ipRGCs在NIFV环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IFV环路对生理活动行为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归纳ipRGCs投射核团与NIFV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觉认识。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觉环路 生理活动 行为 非成像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男童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OAB对男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县6所中小学校中2 800名6~15岁男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OAB进行流行病学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儿童睡眠调查表(PSQ)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OAB与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夜间遗尿症(NE)、过度使用尿不湿情况、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的关系。使用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检验对该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 333份,男童OAB总体患病率为6.0%(141/2 333例)。NE、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过度使用尿不湿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是男童OAB的危险因素(OR>1,P<0.05),BMI不是危险因素(OR<1,P>0.05)。OAB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和PSQ总分[(7.64±2.03)分、(8.14±1.62)分、(5.64±2.27)分、(7.16±1.63)分、(30.26±6.48)分、(5.36±3.00)分]明显高于非OAB组[(6.51±2.53)分、(7.31±1.88)分、(4.98±2.03)分、(6.59±1.60)分、(27.69±6.44)分、(3.9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7、-5.005、-3.310、-4.056、-4.553、-5.006,均P<0.05)。结论男童OAB常见,且影响患儿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同时NE、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过度使用尿不湿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是男童OAB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男童 危险因素 心理影响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1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持续时间及24小时内术后下床活动例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均未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肝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应用能减少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肝癌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儿童口腔保健行为与知识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在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此时间段内,我院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选取参与活动的26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儿童参与活动前后的口腔保健行为和知识情况展开调查,并将获取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分析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开展前后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与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活动实施后,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优良率和口腔保健知识总掌握率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儿童中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能够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并且儿童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健康 儿童 口腔保健行为 口腔保健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科收治脑卒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上下肢FMA评分升高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约1/4的克罗恩病(CD)患者存在肠系膜脂肪增生,且可通过腹部超声进行检测。本研究旨在评估肠系膜脂肪增生与CD疾病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9例CD患者。根据腹部超声是否检测出肠系膜脂肪增生,分为有肠系膜脂肪增生组和无肠系膜脂肪增生组,分析肠系膜脂肪增生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血清学炎性指标以及粪便钙卫蛋白间关系。结果肠系膜脂肪增生与CD狭窄型(B2)存在显著相关(P<0.01)。有肠系膜脂肪增生组的CDAI(P=0.002)、血小板(P=0.001)、C反应蛋白(P=0.024)、粪便钙卫蛋白(P=0.004)、肠壁厚度(P<0.01)均明显高于无增生组,血清白蛋白(P=0.001)明显低于无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肠系膜脂肪增生组的红细胞沉降率(P=0.110)、SES-CD(P=0.115)较无增生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系膜脂肪增生与肠腔狭窄有关、与疾病活动有关。

  • 标签: 肠系膜脂肪 克罗恩病 超声检查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儿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普通外科住院的60例学龄期阑尾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患儿及家长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合理认知,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阑尾炎 早期下床活动
  • 作者: 张长皓 许巍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7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45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全球人民的身体活动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发表了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指南,并在2020年发表了5~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现对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活动指南和2020年指南中5~17岁儿童的身体活动建议内容进行解读,总结全年龄段儿童的活动建议,为儿科医师更好地指导儿童进行身体活动提供帮助。

  • 标签: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儿童
  • 简介: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二期基金驽马项目对某市某区低交易价格女性性工作者实施全覆盖综合干预。项目在该市区两级政府、卫生局支持下依托区、乡镇、村三级卫生机构建立驽马工作站/特约性病服务网络。通过全员培训、集中培训、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巡回培训、工作人员与同伴教育者混合编组的互动式培训,在从未接触过大型项目的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普及项目技术;制定8项制度,13个基本表格,印发“驽马项目操作手册”规范、统一项目活动;通过制度管理、分片管理、质量管理、经费管理、与农村公共卫生现行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直接/间接效果,可能有长期效果。通过上述活动体会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项目活动与农村卫生改革结合对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优势互补;农村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是艾滋病项目的发展方向。需要迎接的挑战是农村参与项目的卫生技术人员的稳定问题。

  • 标签: 艾滋病防治工作 干预项目 农村基层 防保网 卫生技术人员 综合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管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合理饮食、母乳喂养、规律作息等自护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可有效缓解产后疼痛感,改善自护行为

  • 标签: 剖宫产 品管圈活动管理 产后疼痛 自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ICU专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的ICU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 ICU专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调研统计可以看出,研究对象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认知得分为(7.44±1.51)分,态度得分为(25.42±2.89)分,行为得分为(24.79±6.64)分;对相关得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接受系统完善的培训活动,(P

  • 标签: []ICU专科护士 机械通气患者 早期活动 知识-态度-行为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鹏新区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大鹏新区3个街道小学、初中和高中抽取2023名6-17岁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数据。分析中小学生中等强度活动、家务劳动、体育锻炼、走路/骑自行车上学和静坐活动的现状以及特点。【结果】 大鹏新区中小学生的中高等强度活动、体育锻炼的时间男生多于女生,而静坐行为中学习日学习阅读书籍、杂志、报纸等的静坐行为时间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加重,中小学生中高等强度活动、体育锻炼、做家务、走路/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随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坐行为中,不管学习日还是休息日,学习阅读书籍、杂志、报纸等的静坐行为时间,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学习日,初中生的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看(玩)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视屏静坐行为时间最长,高中生最短,在休息日则反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鹏新区中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间均低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标准,平均每天静坐活动时间较长,应多角度引导和促进参与积极性身体活动,加强有效体育锻炼、减少静坐行为

  • 标签: []中小学生 身体活动 静坐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实施行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9月 -2017年 11月收治的 TURP术后 OAB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当天及拔管后 14、 30天的 OAB症状评分表( OABSS)评分。结果:观察组再拔除尿管后第 14、 30、 60天的 OAB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症状。

  • 标签: 行为疗法 前列腺电切术后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行为干预在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114例,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4周内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在6周内的排尿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单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行为干预在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护理行为干预 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提升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的知晓率,提高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对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的掌握率低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患者的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掌握率由原来的40%提升到80%,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使眼科住院患者能正确掌握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安全地使用眼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了我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塑造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形象,激活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眼药水 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实施行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TURP术后OAB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当天及拔管后14、30天的OAB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结果观察组再拔除尿管后第14、30、60天的OAB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症状。

  • 标签: 行为疗法 前列腺电切术后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将61例骨科住院并存糖尿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由其管床护士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糖尿病护理品管圈管理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出院后的自护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通过糖尿病护理品管圈活动管理患者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自护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护理品管圈活动改善了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了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品管圈 骨科 血糖 自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久坐行为(SB)、体力活动与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8~65岁成年人,收集其生活方式问卷,根据是否具有久坐行为、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是否达标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SB≤6 h/d、MVPA≥150 min/w;SB≤6 h/d、MVPA<150 min/w;SB>6 h/d、MVPA≥150 min/w;SB>6 h/d、MVPA<150 min/w。计算各SB-MVPA组合中腹型肥胖的相对危险度。结果研究共纳入5 789例受检者,腹型肥胖者达28.52%。腹型肥胖人群与正常对照相比平均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已婚者较多,吸烟比例较高,水果摄入较少,睡眠时间较短,每日总坐立时间及职业性坐立时间较长(均P<0.05)。SB与MVPA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之后,SB>6 h/d、MVPA<150 min/w组发生腹型肥胖的风险增高(OR=1.379,95%CI:1.111~1.711)。职业性久坐行为[SB(W)]与MVPA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之后,SB(W)≤6 h/d、MVPA<150 min/w组(OR=1.270,95%CI:1.047~1.541)和SB(W)>6 h/d、MVPA<150 min/w组(OR=1.256,95%CI:1.043~1.513)发生腹型肥胖的风险增高。结论体力活动不足及久坐行为可能增加成年人腹型肥胖风险。对职业人群而言,充足的MVPA能有效降低职业性久坐带来的腹型肥胖风险。

  • 标签: 久坐行为 体力活动 腹型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