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h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定性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均于入院后2~12h内进行cThI、CK-MB、Mb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cThI、CK-MB、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hI、CK-MB、Mb指标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6h、9h、12h时的阳性率分别为89.47%、94.74%、98.68%、100.0%。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ThI、CK-MB、Mb指标,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观察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71%和54.84%,对照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16%和41.94%,两组患者在两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检测率。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53蛋白检测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组织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女性生殖肿瘤患者 41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 P53蛋白检测,检测方法为 S-P免疫组化法。结果: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57.43%,卵巢癌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71.43%,良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蛋白检测可有效鉴别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 P53蛋白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结果。结果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及黄体囊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9.4%、31.5%、15,9%、和7.9%。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发生率为15,8%。蒂扭转的卵巢肿瘤50%为成熟囊性畸胎瘤,蒂扭转的卵巢肿瘤大部分因卵巢组织的缺血坏死而行附件切除术。术后无1例发生流产和早产。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卵巢肿瘤蒂扭转均以成熟畸胎瘤最多见,在不同孕期对卵巢肿瘤的处理不同。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临床特征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鼻腔新生物的诊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10年~2013年我科38例单侧鼻腔新生物的病情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门诊予活检的病例为16例,所占比例为42.1%,其中有3例误诊,误诊率为7.9%。结论单侧鼻腔新生物容易被误诊,为提高其早期确诊率,必需注重门诊常规取活检,并要注意术前活检及术中多部位、不同深度的取材,以防漏诊和误诊。并提出门诊鼻内镜检查的必要性。

  • 标签: 单侧鼻腔新生物 鼻息肉 内翻性乳头状瘤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于妇科门诊以及住院治疗的3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典型病例资料,进行了妇科检查、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检查结合、阴道分泌物的涂片检查、宫颈活检与阴道镜检测结合。结果38例中炎症性病变23例(60.53%,23/38),功能性子宫出血6例(15.79%,6/38),妇科肿瘤8例(21.05%,8/38),其间恶性肿瘤3例(37.5%,4/8);宫内节育器1例(2.63%,1/38)。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原因为良性疾病与非器质性病因,但是恶性肿瘤依旧占据一定比例。因此,绝经后的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与身体检查,尽量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标签: 绝经 阴道出血 原因 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CIN分级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所选取77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例子宫颈鳞癌患者、30例子宫颈慢性炎以及30例正常子宫颈患者的P16蛋白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CIN分级的关系。结果子宫颈慢性炎和正常子宫颈组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患者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相对较高,其中CINⅢ级、CINⅡ级、CINⅠ级患者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8.24%、81.25%,随着CIN分级程度的加重,其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不断增加,两者呈现正相关性。且CINⅢ级患者P16蛋白诊断敏感性和均较CINⅡ级、CINⅠ级患者高,不同CIN分级的患者其P16蛋白的临床诊断敏感性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在不同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类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存在一定差异,可将其作为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临床诊断参考指标,对提高CIN分级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P16蛋白 子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LEDVT)病人6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尿激酶疗法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法组,各组纳入3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法组再通畅概率高于尿激酶疗法组,P<0.05。结论:运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LEDVT的效果高于尿激酶,更推荐运用在疾病治疗中。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尿激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结合病情被给予相应治疗,34例手术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死亡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且38例患者1年、3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2%、34.48%、10%,且手术治疗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手术治疗,可相对提升其生存率,但对于部分患者需适当放宽手术适应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治疗 根治术
  • 简介:摘要:收集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排除合并症,如心率失常、心衰等。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贯穿康复全过程。根据入院第21天的运动实验,平均步行速度,平均住院天数,分析康复护理的效果,运动时间迁长(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IST)的诊断,免疫组化特点,良恶性的判断和治疗。方法本组38例中胃镜检查18例发现病灶13例,仅3例确诊,通过钡餐CT检查10例确诊8例,CD117阳性率86.84%(33/38),CD34阳性率94.73%(36/38),本组均行肿瘤切除或局部消化道部分切除,或得随访的良性12例全部存活,21例恶性交界性间质瘤,患者2例复发,3例口服格林卫两年,5例口服半年,4例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超声内镜结合胃肠道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对恶性及潜在的GIST的病人需行伊马替尼治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TM法检测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和1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中PTEN及P13K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直肠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43.3%(26/60)比100.0%(10/10)和93.3%(28/30),P〈0.05],直肠癌组织P13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75.0%(45/60)比30.O%(3/10)和33.3%(10/30),P〈0.05]。PTEN及P13K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前癌胚抗原、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1或〈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形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13K与PTEN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69,P=0.023)。结论直肠癌中P13K高表达及PTEN低表达,与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监测两者的表达对判定直肠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