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智慧课堂,培养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学生思维培养策略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利用智慧课堂,培养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学生思维培养策略探微

秦惠琴

陕西省勉县逸夫小学   7242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让学生习得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成长做好更多的铺垫。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学生思维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重点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的相关措施,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思维;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剖析知识内涵,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系统化的探索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落实教育教学,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在基于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转变教学观念,融入翻转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利用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首先,要注重更新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能够意识到智慧课堂的落实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要能够摆脱以往传统教育教学的束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此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教育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突出学生主体,灵活的应用信息化的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意识,有效的构建智慧化课堂,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当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时,也能够更加主动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为智慧课堂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

此外,小学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可以灵活的应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在翻转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落实智慧课堂,也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可以在基于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翻转课堂之中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在翻转课堂中可以融入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元素,以此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思考。如在学习知识内容《时、分、秒》时,可以灵活的应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对微视频进行学习观看,然后布置简单的练习题。在课堂上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的调整教育教学计划,着重突出学生在学习当中所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以讨论、交流的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构建智慧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二、强化自主探究,促进个性发展

当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合理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要能够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提问,结合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征。让学生基于问题,产生认知层面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如在学习知识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问题:总共有苹果10个,如果每人拿2个苹果,能分到几个人?如果每人拿3个苹果,会分到几个人?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当中学习有关余数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层面的冲突,便于学生更加系统化的探索余数的概念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

三、应用智慧工具,强化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要能够灵活的应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以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为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为学生直观的展示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更加感兴趣,也以此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在学习知识内容《轴对称图形》时,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播放剪纸的视频。利用剪刀和裁纸,剪出对称的图形,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此外,小学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此促进学生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学中,要能够在结合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之中,习得有关的知识内容,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生的手、脑并用中,也能够达到建设智慧课堂的目的。如在学习知识内容《平均分》时,教学中,要注重采用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形式,通过自己摆一摆、分一分的形式,积累所学习的经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之中,感受平均分的具体方式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构建智慧课堂。

四、融入丰富资源,培养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要注重融入丰富的资源,以此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有更强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将多元化的资源融入其中,便于丰富学生所学。为此,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中,要在基于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收集相应的资源,强化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在学习知识内容《认识图形》时,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图形以及特点融入其中,以此拓展所学。如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长度有所不同的线条,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将这些线条组合成不同的形状,以此让学生进行探索,发散思维,从已有的认知中,组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并以此进行发散,拼出其它的图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思考如果图形中的角度发生变化时,是否也可以变成其它的图形,以此让学生习得知识内容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掌握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灵活的运用智慧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在智慧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也达到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目的。为此,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要融入学生熟悉的元素,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剖析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丰富资源,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倩. 巧用平板电脑 打造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 (01): 84-85.

[2]宋巧兰. 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3, (36): 10-12.

[3]万勤. 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J]. 中小学电教, 2023, (12): 48-50.

[4]许军仁. 利用智慧课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析 [J]. 名师在线, 2023, (3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