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互联网视域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探究

杨洁

安徽省临泉县邢塘街道牛庄幼儿园    安徽    临泉   236400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对教育领域也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环节,其在传统模式下存在一些家长和幼儿园的同步交流沟通问题,而互联网则能为家园共育提供更多的空间,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让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视域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园共育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为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可能性。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两个重要支柱可以在互联网的连接和互动支持下,实现信息共享、教育资源整合、家园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共育,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探讨互联网视域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措施。

一、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中,尽管家长和教师有许多积极的成果和努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沟通不畅,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完整,有时候幼儿园可能会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方式向家长传递重要信息,导致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不足,而有时候家长也可能会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安排不够了解,导致对教育工作的支持不够,解决育儿问题的效率低下,甚至导致误解或不满情绪的产生,致使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生成矛盾,影响共同育儿的效果。二角色定位不清,在家庭和幼儿园共育中,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呵护,可能会过度干涉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导致教师的专业权威受到挑战,同时还有部分教师专业性欠缺,在教育方面过于自我,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够尊重,导致家长参与感不强,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三参与度不高,家园共育中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会议、活动等,导致其不能全面了解孩子在成长、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就无法很好的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还有部分家长受到网络上、其他人言论与行为的影响,可能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持怀疑态度,导致对幼儿园育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家园共育的实施。四缺乏专业支持,家园共育实践中,有些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无法有效地形成共育合作,进而不能很全面地支持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致使幼儿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措施

(一)搭建互联网共育沟通平台

互联网时代,线上沟通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为促进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形成及时有效的沟通,幼儿园可以建立线上沟通平台,如设立家长微信群、QQ群等。家长可以通过沟通平台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活动安排等,及时了解幼儿园的通知和政策,也可以通过平台向园方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与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比如,幼儿园要求教师每天在群内发布孩子在园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家长可以提出自己对教育的疑问和建议,教师及时进行改进。这样的沟通使家园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协作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二)共享幼儿园教育资源信息

依托互联网既可以搜集到丰富的教育信息和经验资源,也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在育儿方面实现共同成长和进步,将幼儿教育资源与信息相互共享,全面、多维的发现孩子的成长问题、潜在能力,从而给予其更好地引导。如幼儿园通过设置家园共育网站、公众号和群组,定期发布教育资源、教学计划、活动安排等信息;又如教师经常性分享育儿文章、教育视频或相关网站链接,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的家庭教育资源,如儿童绘本、益智玩具等,帮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或者可以直接开展“在线家长学堂”,邀请教育专家或优秀家长代表进行在线讲座,分享育儿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等,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专业性成长。

(三)开展线上亲子互动的活动

以往的亲子活动通常是在线下进行,而有些家长抽不出时间就很少参与,为了更好地增进亲子关系,幼儿园可以利用互联网组织线上亲子活动,促使家长们更积极的参与。为此,可以定期举办亲子读书会、线上才艺比赛、手工制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例如组织“家庭才艺展示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录制才艺表演的视频,然后在平台上展示和评选,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如此增强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又如组织“家庭故事分享会”,也让家长和孩子扮演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并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群、教育平台上,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另外,幼儿园还可以鼓励家长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在线上平台分享照片、视频和文字,一是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二是让其他家庭了解不同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促使家长和幼儿园都能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成长过程。

(四)优化家园共育的评价体系

利用互联网技术幼儿园可以进一步化家园共育评价体系,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建立教师评估体系,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教师的教学表现、专业素养等进行评估和反馈,统计家长参与共育活动的情况,评估家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可以整合幼儿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成长数据,结合大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家园共育提供更有力的指导和保障,促进共育模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家园共育是保证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存在沟通不畅、角色定位不清、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影响育儿有效性。依托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幼儿园组织家园共育可以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与家长共享教育资源和信息,开展线上亲子活动,以及对家园共育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共同打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幼儿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凯丽.“互联网+”下幼儿家园共育开展路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34):119-121.

[2]黄端阳.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探究[J].家长,2023,(30):68-70.

[3]闫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家园共育方法浅谈[J].中国新通信,2023,25(06):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