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浅谈如何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苏青旭

 黑龙江省兰西县奋斗镇第一中学

内容摘要:创造比复制粘贴要先进得多,因为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得过程。文章写作的成功是语文学科成就的关键。语文学科必定要重视写作能力得培养。因此如何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是最要紧的一步,只有“大输入”才能“大输出”。要常阅读、善积累;更要告诉孩子们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告诉学生要有耐心,平时要细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作文要写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感受,让人读起来就能感觉是会真实发生的事。千万要记住切不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关键词:拓展     学生    写作空间

语文学科得基本素养是听说读写,写作是反应学生语文水平的一把标尺,作文这个活动需要综合来做。它兼容学生的很多素质,比如,积累运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审美水平等。能写出好文章是反应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试卷中作文分数占的比例非常大,要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所以,语文写作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践环节中,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误差,这就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训练。他们观察生活的角度、程度都关系到作文成绩的好坏,每个人的语文素养不一样,首先老师要接受他们的差异,其次,把他们归好类别统一管理。因此,作文教的好与坏可直接影响学生写的成与败。我们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如何让别人读起自己的文章不愿意放手。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又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常,有亮点,不乏味。让人读后久久的体会呢。这就需要老师们花心思的去设计自己的教学设计了。

一、多阅读,善积累。

阅读的习惯培养很关键,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在下笔时有话可说。杜甫认为阅万卷诗书,才能妙笔生花。这都足以说明,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条路没有好招,只有读、再读、反复的读。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积极采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更方便、快捷,第一手素材是课本,要读精、读透。课外阅读相对要难一些,因为面对如何选择的问题,教师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短小的文章要学习它的构思和语言,较长的文章要学其详略的写法,尤其是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最为可以打动人。将阅读到的古诗词、名句、精彩片段等摘录,留存并为己所用。

每个学期语文教师都应该为自己班级的学生选择一本课外读物,选取的读物一定学生有兴趣去阅读,不让学生有厌恶的感觉。并推荐给家长,每周规定一定的时间共同读书。这样大家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有助于整体提高。读书的同时要做好阅读笔记,在阅读中吸取营养,长时间的阅读使读书成了习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语感,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也会激发写作灵感。写作文自然就没有那么难了。

二、记课文,常练笔

入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堪为语言的典范,大多都是孩子们应该背诵的范例,在积累素材这一块占有重要比例。我们要将文章读懂、背熟,用好,完美达到学以致用。读得多、背得熟不等于写得好,所以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创作,根据写作要求,将零零碎碎的语言整合成一篇小文字,久而久之,作文的难题不仅迎刃而解,还会事半功倍。

三、细观察,深领悟

评论一篇文章写得好,不仅文字美、情节真,更主要的是立意要深远,反应社会现实。我们都知道《故乡》中,闰土的变化,很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少年闰土童趣能干,勇敢,到后来的近乎是麻木畏缩。这些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无不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度摧残。我们要尝试用敏锐的眼光剖析社会的现实,这样的文章才不会平平常常。

文章要想感动人,必须在写作时注入自己最真实的感情,与师生、与家人、与朋友都不要虚伪的高调的,要真情,需实感。而真挚的情感不是凭空捏造、背背经典文段就可以达到的,要细心去观察、用心的体会。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我有意识布置一些题目,如我和母亲一位好老师我的同学XXX等等,让学生只有真正注意,观察生活,才能有所感触,动笔才更真实、感人。

四、做活动,激兴趣

寻找乐趣,有了乐趣,做任何事情都会更顺利更迅速,学习写作也是一样,当有兴致的时候,动笔是一种快乐,写出来的东西有满足感。对于在作文方面比较薄弱的同学,我带领他们学会观察万物,进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美景带来的乐趣。哪怕是一片树叶、一只蚂蚁、看到什么写什么,想说什么写什么,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你有话可说的来进行基础练习,俗话说:“百炼成钢”,相信只要肯练习就会越来越好。凡是认真去练习,去研究就会有所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设置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堂,增加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拓展学生积累素材的空间。

1、课前三分钟演讲。这种形式,开始时有难度,甚至有的孩子逆反,轮到他时就硬生生的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面对这个窘境,我让他们选择阅读,说不出来读出来还是可以的吧,再邀请高年级的学姐们作示范,慢慢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2、读书汇报会。阶段性的开展汇报会,来反馈孩子们这一段时间的阅读情况。可以同桌分享,或者选择同体裁,同作者为一组来进行

聊书,并评比。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既检测了读书情况,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更能够衡量出他们的综合水平。多读书,读好书就会让学生在语文素养这一块有着显著的进步。

3、情景剧表演。

自导自演一些学过课文的情节,创作性的完成明星梦,开始就是单纯的演绎,但孩子们意犹未尽,所以升级为挑战赛,给孩子们创作的空间。文言文对学生是个死穴枯燥、无味,还那么遥远,平时,我介入一些古代励志的故事以及成语,在班级会以小组的形式定期的进行朗读和表演比赛,以他们最感兴趣的穿越剧刺激他们,挖掘他们在创作中的无限潜力。

五、背好词、摘佳句

以少成多的示例不少,迈不开人生的一小步,也走不出人生的大天地。写作文也没有什么捷径,背了、摘抄、然后运用,活学活用,多积累好的素材,好的词语,写作慢慢就会向你招手。语言积累不到位,作文的层次也只能稀松平常。把摘抄好词佳句作为一种习惯,坚持下去。利用闲余时间给学生分享名人格言,古诗词中的千古名句,中外名人的格言,要求同学们准确识记。想要积累好词佳句并且很好的运用,那必须把它实记住。布置作业的口号肯可能是一分钟,但实际坚持去做的时间要很长,督促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自主摘抄优美词句,让这件事成为一种常态,就像吃饭一样,尽量把该学的都记住。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己的头脑里会蹦出一个又一个的词语,一个又一个的想法,跃跃欲试,想要看看自己笔下生花,能描摹什么样的世界,作文也就有了活力。

比如,作文中拥有美感的诗词佳句来衬托,就增添了文学性和趣读性,我们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潜移默化的“输入”作文的力量,耳濡目染,身边无小事,观察是写作的前提,观察直接反应了写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处处是作文,处处可以写作。要锻炼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观察能力,要督促他们随感随记随成文,积少成多,积累很重要,拥有神来之笔,是需要学生多写多练的。还要有一颗上进的心,不甘于现状,为了激励他们,建议孩子们把自己的好文章积累起来,做成自己的作品集,在校内展示,优中选优,推荐给报社,当孩子们的“稚笔”变成“铅字”时,他们的骄傲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练笔很重要,教师的指导也起到了更大的推进作用,没有老师的指导会让学生们失去方向。只有这样的完美结合学生以后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日趋完善。当孩子们看到作文不再头疼,不会有厌恶的感觉。相反是他们的最强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骄傲的说——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