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与节庆文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与节庆文化研究

董林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作为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的民族乐器,在千百年的民族迁徙与繁衍中无不高度凝练了黑龙江各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乃至社会风貌,是极具代表的文化特征。时至今日,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历经了远古神话传说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意义,至农耕社会中长期扮演着祭祀神坛上通灵的法器角色,最终受到现代文明社会外来文化与经济市场的全面冲击,其祭祀功能被削弱,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借由节庆市场经济的助力逐渐演化出一条民族特色文化之路。

关键词:黑龙江; 少数民族; 乐器; 文化产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其自身的特性,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之一的乐器,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的深入,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已得到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的流源与功能,分析当前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及每阶段所面临的危机,并为全面实现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乐器提出了建议,以在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乐器方面取得实效,发挥出少数民族乐器的作用。

1.源流与功能性

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的特质,是南方少数民族乐器发展史乃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据考证,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源流有三:(1)东北少数民族原住民祖先创造,如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先民创造的铜鼓;(2)中原汉族乐器传入,如唢呐等气鸣类乐器;(3)中原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乐器传入。此类大多数集中于弦鸣乐器,与中原其他民族文献记载中的同类乐器相比,黑龙江少数民族此类乐器从形制、结构、音色各方面均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点,属变体的仿造乐器。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的社会文化功能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社交活动中的作用

少数民族民风热烈率真,青年男女借助乐器作为传情达意媒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苗族的口弦、木叶,侗族的侗笛、侗琵琶,瑶族的床头琴等,阿哥阿妹们将自己内心细腻的情愫借由乐器优美的音色传递而出,寻觅到心心相印的爱人。一些乐器也成为情投意合的情侣之间的爱情信物。

1.2宗教祭祀中的作用

宗教祭祀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生产力低下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从巫术派生而出的巫教与道教成为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主流,盘瑶的“盘王舞”、壮族的“布洛陀”、毛南族的“还愿”、壮汉族的“跳岭头”以及茶山瑶的“戒度”“做洪门”等祭祀乐舞仪式,基本是巫教与道教合流的产物。师公们供奉的神及仪式也基本相似。

1.3节庆中的作用

每逢喜庆丰收、逢年过节、婚葬喜丧、乔迁高升等特殊的日子里,那些声音洪亮气势磅礴的体鸣、膜鸣、气鸣类乐器便派上了用场。在鄂、达、赫等民族聚居村落中,各种传统节庆、体育赛事等都少不了铜鼓、歌舞等节目来助兴,人们喜欢将乐器作为歌舞的道具之一以增加表演热烈的氛围,芦笙、长鼓、黄泥鼓等乐器经常出现在民族歌舞表演中,被表演者携带在身上边舞蹈边演奏。

随着二十一世纪社会结构的转型,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来文化的全面冲击,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以生命作为母题”的功能性在大幅度削弱,其逐渐由“对生命作为终极关怀”的巫术、祭祀中扮演“礼器”“法器”这一角色转化为更具市场经济效益的“文化符号”,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在节庆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其功能性的主导。

2.全面传承与发展黑龙江少数民族乐器的途径

2.1将少数民族乐器教育融入市场经济发展中

当前,高校关于专业课程的设置,绝大部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而少数民族乐器要想得以传承与发展,必须打开“后继有人”这一局面。这就需要政府以及高校为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打开市场这道门,从而为其提供传承与发展的空间。只要少数民族乐器有市场,便会得到重视;只要少数民族乐器得到重视,高校开设相关的专业,其人才便会有市场竞争力,这同时也实现了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发展的“后继有人”。

2.2加大对教育资源培育的力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发展

当前,要想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乐器,就需要不断的丰富教育资源,尤其是当前师资资源与教材资源。这就要求相关领域要齐心协力的为发展少数民族乐器而努力,致力于开发与培育教育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乐器教材内容,并不断的提高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与此同时,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相关特长的人才,并加大对相关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此领域人才的专业技能。

2.3坚持全面性与系统性的传承与发展原则

在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乐器的过程中,要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乐器的制作与改良、乐器演奏人才的培养以及乐器演奏曲目的创作等,因此,这就要求要以网状式的形式来开展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所谓坚持系统性的传承与发展指的是坚持少数民族乐器的学校教育体制,以从培养“传承人”的基础抓起,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系统性培养计划,确保能够分阶段的培育相关方面的人才,以向高等学府输送高质量、深潜力的人才,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乐器。

3.结语

综上所述,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乐器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要想使少数民族的乐器得以传承与发展,使其能够永久的屹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就要使乐器不断发挥自身的价值,即应用乐器创作更多的音乐作品,使其与时代文化发展相协调,并增加少数民族乐器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全面实现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这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的乐器。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乐器,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岩.少数民族乐器的保护与传承[J].中国民族报,2010,8,2:181-182.

[2]王婧妹.从多彩到濒危:少数民族乐器的前世与今生[J].中国民族报,2012, 10,3:71-72.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

项目名称: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仪式中的萨满乐器及其文化记忆研究

项目编号:22YSE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