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思考

刘春

泸县兆雅镇杨九学校

摘要:初中教师开展生物教学时,将生物知识用实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还要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实施信息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以学科内容为中心,以教材的实验内容为基础,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予以培养,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

多数学生反映生物知识过于抽象,自己无法快速理解及掌握。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实验的形式将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活动中,从而使学生通过理解实验、完成实验的过程掌握相应生物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形成,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实验教学更加便利,即便现场条件不足,也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展开实验,由此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的全面性、综合性。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应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出发,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比如,在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播放实验操作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生物实验操作素养得以培养,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习惯,使其对学科持有严谨态度。

(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和探索

学生在分析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采用辩证法,提高了思维意识,保持质疑精神,并自主探索,勇于质疑,并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找到更多的解答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积极意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保证学习质量,提高生物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性,导致实验教学模式受到固定思维模式影响,任何实验活动的开展,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操作流程与步骤,按部就班操作实验,最终得出实验现象与结果.长此以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受到影响,思维发展受到抑制,在实验环节中学生无法体会到快乐与满足,因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与保持。

(二)学生实验积极性较低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因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才是学习知识的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进一步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将自己放置在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观看教师操作实验,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调动起来,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与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三)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互联网已全面普及,学生要提高学习能力,就要能够合理应用互联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然而,很多学生面对高考升学率的压力,而生物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促使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仍然保持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即便是生物实验教学亦是如此,主要是在实验课堂上开展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历年生物实验高考试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的应试素质。即使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局限于教师使用,对教学内容、实验操作方式等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都没有与互联网建立关联性,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教学的方向依然是提高升学率,这种改变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导地位。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有效路径,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带给学生新颖的体验及感受,使其对生物学习产生一定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主要动力来源,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做到迎难而上,并确保学生可以学有所获。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意识,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翔实呈现实验过程

受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安全性等因素制约,对于初中生物教材中部分实验活动,教师难以以演示的方式为学生直观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以多媒体设备为媒介,为学生播放相应的生物实验视频,以为学生展示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流程。在学生就某一项实验流程提出疑虑时,教师也可为学生再次播放视频,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关于“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时,需要进行细胞分裂实验,使学生掌握细胞分裂具体表现。但该实验操作较为困难,故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整理相应的教学资源,并于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细胞分裂模拟实验,使学生直观了解到细胞分裂变化规律,降低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

(三)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要积极采用科学方法,除了教师教学之外,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自主学习,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对于学生错误的方向要及时指出来。为了让学生深入探索生物知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让所有获得的生物知识都建立关联性,形成一个逻辑顺序,从而构成知识系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不断创新。生物知识虽然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制约。为了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必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生物实验内容,让学生用手机录制自己手工操作教材中实验的过程,验证教材中的知识,还可以重复观看,找到其中的不足,从而对生物知识产生直观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结合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也能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富娟,余晓平,孙亚,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学周刊,2020(34):21-22.

[2]陈碧英.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探索[J].读与写:上旬,2021(07):90-91.

[3]周庆兰.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21-123.

[4]柳志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方法[J].学周刊,2021(32):19-20.

5]张黎.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201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