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落实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落实路径

甘孝龙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妈祖中学   福建莆田351154)

摘要:唯物史观贯穿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形成理性的历史思维,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唯物史观,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拟对高中历史唯物史观的落实路径进行分析,切实为历史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唯物史观;落实路径

引言

唯物史观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不仅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能指导人们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对历史本质及规律有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在新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满足新教育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唯物史观融入教学实践当中,引导学生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探究理解历史事件,捋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推历史教学的提质增效。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唯物史观的育人价值

首先,认识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及时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为有效应对课程改革营造的教学新环境,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相关理论,懂得唯物史观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才会更加重视唯物史观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建立更开放的教学意识,使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掌握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1]。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领路人,教师应时刻谨记教学的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史学价值观念。

其次,进一步打破教学活动的局限性,挖掘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除社会发展进程外,自然事物也是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及跨学科性。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只限于历史教材,没有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缺少应有的开放性。近几年高考题目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其中囊括的学科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形成了严峻挑战。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打破教学限制,与其他学科内容相关联,借此促进唯物史观的有效落实,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学以致用,分析实际问题。以部编版高一历史必修《辽夏金元的统治》为例,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是:辽、金、夏采用的统治制度、政策等,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此时教师可以引入政治课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类比教学,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落实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合理运用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唯物史观的有效落实。同时,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教师需要基于唯物史观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再合理挖掘教材内容并融入多样性的素材,以便在丰富历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夯实学生基础,准确理解历史知识与客观规律[3]。例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本课的历史知识进行整体性、全局性的探究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实践活动,准确理解、掌握探索历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指导学生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待问题,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知识梳理,理解唯物史观在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此外,教师要收集、整合与之相关的历史材料,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向学生更直观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历程,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理解这部分知识,并将唯物史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唯物史观

第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唯物史观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由于受客观条件及技术限制,使教师只能依靠教材和板书开展教学。这导致传统课堂过于枯燥、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历史学习积极性,而且极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唯物史观的落实。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等新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全新的教学感官体验,吸引注意力,调动其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唯物史观落实氛围。例如,在学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一课时,教师为降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内容的基本主线,分析各诸侯国变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清晰、明了,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也使唯物史观的落实更为直观。

其次,开发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新、改造教学形式,借助课外历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历史知识,感受历史客观规律。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历史遗迹,充分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历史气息,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感知能力,同时在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教学资源的引导下,打造多维度的教学情境,使各种历史事件及重点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立体的形成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这一过程,使学生意识到应当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分析历史事件,这有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将唯物史观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历史研究及学习方法,还能通过巧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在面对历史事件或问题时,能以辩证的思维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这样学生可以真正领悟历史学科的价值及底蕴,并在学习探究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助推唯物史观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冬魁.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初探[J].吉林教育,2021,000(019):P.80-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P.13

[3]丁慧敏.唯物史观引领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J].教育界,2021,000(049):P.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