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马玲

河南省新蔡县实验小学           河南 新蔡  463500

摘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全面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其中具体提出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体现出语文课程的评价功能,重视评价的交互性和多元化,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特征,借助于课程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自觉地将有条不紊的单元作业内容纳入所教授的小学汉语单元作业设计中,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汉语学习空间。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单元式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评价方式,教师要利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构建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完成语文作业,体现出语文学习进度与课堂学习需求,以此作为调整语文教学进度与方案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汉语知识并锻炼汉语。以积极和崭新的态度发展能力,并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均衡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重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语文作业属于发展学生素养的价值链环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意识到小学语文作业和发展学生素养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作业本身就是一项教学活动,能够展现出扩充教学、继续提高的价值,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发挥语文作业反馈、补充、铺垫的作用,这些都和核心素养理念是一致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够培养情感、提升能力、巩固知识,从中查漏补缺,实现语文知识的深化与发展。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具备一定的实践性、综合化特征,能够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也是学生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全面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语文作业能够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小学语文作业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完成过程,语文作业本身就涵盖了核心素养的内容。基于实践层面,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正在向着方法革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发展,改变了以往作业内容、形式单一化的问题,不再把作业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工具,而是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这些都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语文作业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体现

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发挥着关键的教育作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注重主体参与、手段与方法创新、合理设定内容量,遵循语文核心素养标准和规律,改变传统语文作业设计知识灌输与传递的模式,借助于语文作业设计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蕴含的内容多、教育意义十分显著,其中具体包含了文化、审美、思维、语言等内容,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和正确三观。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依据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依据,实现语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利用语文作业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教师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根本的作业设计导向,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三观等的培养,还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在作业选择上要采用体现爱国精神、集体主义、健康正确价值观等思想精神的作业素材,再与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还可以受到爱国教育、形成正确三观。

(二)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书本知识“搬运”的设计问题,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质量与效率,真正帮助小学生成长与发展。在实际的作业布置中教师一定要减少作业数量、减少作业机械性的作业,注重能够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和主动探究的作业,以此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小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得到的收获,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体系,发展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品格。

(三)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类型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设定多元化的作业类型,作业要有趣味性、实践性,也可以和其他学科有较强联系,以此增强语文作业的趣味性与多元化,让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教师要设定一些知识型的语文作业,让语文知识服务于小学生的成长,从中来理解文本知识中的含义、情感。通过抄写、背诵、默写字词句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掌握难点、重点语文学习内容。教师要借助于知识型语文作业提升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本知识的感悟与思考。同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应用型的语文作业,改变以往机械记忆与复制的作业设计模式,把语文作业融入具体的情境中,体现出语文作业的情境性、灵活性、间接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应用型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打破语文教材知识的局限性,让学生在应用文本知识的同时,感知文本知识中的和谐美、文字美、情感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差异性的语文作业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要想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差异性的语文作业,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来进行分层作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完成语文作业,在作业练习中获得自信,增强语文学习动力,跟上语文教学进度。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作业设计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主人公。只有让学生投入到语文作业设计活动中,才能够了解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点,让学生之间相互布置作业,这样既能够巩固、复习语文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增强语文作业内容的趣味化,端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围绕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进度、学习需求合理设定作业内容、形式,改变以往题海战术、知识灌输的作业布置形式,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全面探究、合作学习,让语文作业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展现出语文作业的育人价值、审美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未来的汉语教学中,教师需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汉语单元作业的分配实际上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1]陶慧芬.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