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和小组合作策略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和小组合作策略的融合

                                ,万枭茜

武汉市江汉区启慧幼儿园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意识和能力,游戏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意味着在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游戏十分重要,要想让幼儿能够在户外自主活动中“个性凸显,和乐发展”,幼儿教师必须以正确的姿态看待目前大班户外自主活动中存在的小组合作问题,且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找到并实施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合作性户外自主游戏。

  一、现状与问题

     我园户外游戏现状分析:我园大班幼儿接触户外自主游戏已经两年有余,对于自主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都已经很熟悉,他们有自己的模式和自己的兴趣点,那么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展和引导幼儿自主小组和做的户外游戏,又在原有经验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难度加深,同时,对孩子各方面的深层次的发展有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

     现如今大班的幼儿,在固定的教育模式下,幼儿成长的多元性被逐渐束缚住了,在户外游戏活动时也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外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游戏的形式化比例重,幼儿实质获得性太小

  在开展幼儿大班户外自主活动中我们不乏发现,小组合作只是存在于“小组形式”,缺乏“合作实质”,有时候孩子时为了组成小组而距离比较近,部分幼儿完全是自己玩自己的活动,互不干预,从观察中可以看到,32%的幼儿不存在分工明确。这主要因为幼儿之间的兴趣不同,未知组队目的,对户外自主活动的参与不同。

(二)户外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游戏幼儿参与度不均衡

  在户外合作游戏中,幼儿参与度不均衡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每一个队的小队长会占整个小组88%的活动参与性,12%的活动不是由其他孩子由衷想要去做的事情,他们要求其他幼儿听从自己的指挥与安排,导致幼儿的户外自主活动参与度下降,小组合作缺乏有效性。

(三)户外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游戏幼儿缺乏合作技能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少部分孩子有基本的合作技能,而大部分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合作能力,他们表现在不会倾听、商量、帮助,更多的是“听了后还是做自己的事情”,这导致户外自主活动中小组合作游戏无法顺利进行,小组合作的教育价值更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二、户外自主合作游戏策略:

(一)有效提问,引发合作

高效的问题设置和游戏引导是幼儿合作行为不可或缺的实践导向。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轨迹和动态,了解幼儿合作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观察幼儿间沟通并达成共识、分工、合作,并将成功地将问题转化为行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协助幼儿提出有助于达成活动目标的开放性问题。 [案例 ]表格

(二) 尊重自主,等待发展

《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理解幼儿的游戏方式和特点,幼儿的游戏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等待幼儿从错误、冲突中游戏,这才是获得自主的游戏,任何能力都是从实践中发展,教师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而不要急于纠正幼儿。

(三)明确目标,用心观察

《指南》中提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观察幼儿,是有效支持幼儿的前提。在基于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户外自主游戏中,除了幼儿的动作发展是观察目标,教师还应该关注幼儿合作方面的情况。因此,我们将观察的维度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自我游戏能力,二是幼儿合作行为表现,三是合作游戏时长。

(四)游戏形式,丰富创新。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与关注度非常高,当幼儿处于面临新事物之时,最初的强烈新鲜感之后,幼儿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教育效果会大幅提升。因此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对于大班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需要加以新颖的合作方式和游戏方式以帮助大班幼儿更好的成长。

(五)开放环境,提供合作

在以往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的经验中,我们园所根据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将活动的场地进行 科学的划分,如平衡区域、足球区域、跳跃区域、爬行区域、游戏区域等,保证每个区域都拥有独立且宽敞的空间。这样的活动区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空间和孩子的心理方面。幼儿可以在足够的空间中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三、户外自主游戏小组合作游戏方式

(一)情境导入,任务驱动

有专家指出:创设适宜的户外合作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合作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在情境启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愉悦体验,在完成体能游戏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

(二)4人合作,效果凸显

有研究报告指出:4 人组幼儿的合作游戏水平高于3人、5人、6 人组,其主要原因是人数增多使意见沟通的难度加大。经过一个月的幼儿自由组队观察中,有数据现实4人小组完成游戏的概率高于6人小组游戏的完成。经过课题老师的研讨发现,6人组的孩子遇到意见沟通难度大时就会采取轮流发言法与公投法,并由能力较强的幼儿当队长最终决定游戏。

(三)主题游戏,探索合作

以 “体验 、参与 、对话 ”为活动特征的支持式小组合作游戏模式。主题式小组自主活动,包含班级的区域式建构活动和户外自主性合作游戏。探索式户外项目开发活动,选择探索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材料,同伴协助进行小组合作游戏 。

(四) 自建场景 设计先行

自建场景是幼儿按照小组合作完成的路线图谱,自主创建游戏场景。幼儿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所需实物材料与数量,尝试分工、进行合作,小组成员把自己与同伴搬来的材料按计划进行排列,再进行设计对照校验、试玩、调整。场景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小组自行组织组员按计划进行练习,允许幼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整。

(五)竞赛游戏 激发内驱

大班幼儿集体荣誉感较强,喜欢竞赛式游戏。分组竞赛,有利于幼儿相互游戏。竞赛形式可由易到难,遵从户外自主游戏运动强度与动作难度递进的原则, 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竞赛活动的目的在于相互促进,不在于相互比较。在组织竞赛活动中,以每位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目的,排除挫败感引起的幼儿放弃行为。教师的评价也应在兼顾群体的同时关注个体,肯定每一位能挑战自己并勇敢完成任务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