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成效增值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高职学生学习成效增值影响因素分析

朱丽华 ,金忠伟

黑龙江职业学院  150111

【摘要】黑龙江职业学院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改革,梳理了各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助力学生取得专业成就的重要能力,民主研议决定了学校、分院、专业三级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构建了学生培养的能力,通过对核心能力达成度的评价分析获得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情况对学生学习成效增值的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学习成效增值。

【关键词】能力;能力增值;影响因素

一、构建培养目标、核心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按形塑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定义内部和外部需求、开展多向度调研、进行多方民主研议的路径与方法构建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订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过程中,按着培养定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自上而下进行设计,同时兼顾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定位自下而上的支撑。首先确定人才的培养的定位,之后,确定培养目标。最后,分析毕业时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确定核心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内涵

核心能力

1.成为具有有效沟通协作、独立思考和创业意识的终身学习者。

2.成为具有必备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和较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3.成为具有敬业精神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公民。

A沟通整合(协作力)

B学习创新(学习力)

C数据通信专业技能(专业力)

D数据通信问题解决(执行力)

E责任关怀(责任力)

F职业素养(发展力)

二、分析影响能力增值的因素

抽样选择选择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5个专业做为抽样的样本,每个专业选择2个班试点,其中1个班级采用普通教学,另外1个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智慧教室、XR技术等辅助智慧工具,根据课程学习成效分析模型分别计算核心能力达成情况,分析核心能力增值的影响因素。

1.能力整体增值情况与年级的关系

除了执行力、责任力等个别的能力之外,各项核心能力达成结果,整体随着年级增长而增长,说明学生培养及核心能力提升是逐年进步的。

2.能力整体增值情况与届次的关系

整体增幅多数情况都高于平均值,每一届学生的能力整体增值幅度大致相同,每一届学生都在上一届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2019届整体递增幅度高于其他两届。

3.能力整体增值情况与专业的关系

单一专业核心能力增加,学校核心能力整体增加;单一专业核心能力减少,学校核心能力整体减省;分能力变化,影响专业大类的核心能力变化;专业大类变化影响学校整体能力发生改变,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分析能力增值的关联元素

1.能力类型间结构性关联

能力类型有结构性增加现象,工程类能力倾向于正相关增加学习创新、专业技能、问题解决能力,随着年级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逐步提升,增加幅度高于其他核心能力。工程类专业的工程能力更易于增加学习力、专业力、执行力,非工程类专业的通用能力更易于增加协作力、责任力、发展力。

2.能力与年级有关联关系

低年级的增长效应更为显著,如协作力一年级平均增幅为0.73%,二年级平均增幅0.98%,在一年级和二级年之间仅增加了0.25%,三年级总体平均增幅为1.14%,年级之间增幅为0.16%,如表2所示。基础好的学生更易于有更大的能力增值,农村学生、家长学历高的家庭学生学习状态更好,能力增长更加明显。

四、分析能力的高表现力因素

针对抽样专业核心能力,共1483名同学进行群体显性学习特征分析,采用金课坊作为研究平台,分别针对日常学习过程采集的数据,分析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的学习行为特征。选择取以上人员在平台产生的数据:浏览课程资源次数、视频观看时长、作业成绩、参与讨论次数、测试成绩等作为学习行为分析的客观依据,建立学习行为与成绩间联系。

教师将图片、文档、课件等资源上传到平台,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或者下载使用,对于每门课程,平台统计了每位学生查看资源的数量,并且计算出查看率,即查看数占非视频资源总数的比值,数据显示核心能力前10%的学生对非视频资源、视频资源学习态度比较积极,状态非常好。

平台记录了平时作业成绩,每个专业统计一门课,共5门课程30次作业作业,参与39596人次,总体平均参与率895,总体平均分76.57分。核心能力前10%的学生作业参与情况主要分布在75-89分、90分及以上区间,这部分学生还是作业参与度非常高的,效果很好。

教师在运用平台授课时,每一次教学都设置了若干讨论活动,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探究学习,平台共提取讨论数据10次(每门课2次),参与1336人次,消息总数2002个。前10%的学生参与度主要分布在80%、100%两个方面,参与讨论的主动性较高。

运用平台的测试功能开展课堂测验,每门课程提取两次测试成绩,共参与2817人次,总体平均参与率93.5%,交卷总数2755份,总体平均分76.60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前10%的学生测验成绩均在81分-100分的分布区间里,成绩较好。

通过收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日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良好以上学生占总人数的55%,前10%的学生均属于此范畴。

课题项目:

1.2021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成果导向(OBE)的学生学习成效(SLO)增值评估分析模型及实证应用研究

2.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生学习成效及持续改进的智慧教与学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GZB1319085)

3.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SJGZZ2020058)

朱丽华;1971年6月;女;汉;哈尔滨市;本科;副教授;教育教学改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