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对分课堂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混合式对分课堂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黄宏,邓畏平

吉利学院 610000

摘要:对分课堂包含有两个核心要素,其一是将课堂平均分给教师和学生,其二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时间完全分开,从而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机会。混合式对分课堂,是一种线上+线下融合、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且合理的配置了教学时间。文章以经济学教学为例,重点探讨了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应用,旨在提升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对分课堂;经济学教学;

经济学更加关注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2018年,国家将经济学列入了经贸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也充分体现出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地位。而由于经济学的基础概念比较多,逻辑联系性比较强,所以不少学生认为经济学的学习难度非常高。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应用,有效的突破了这一困境,一方面,教师可以把即将要教学的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做好预习,提前把握重难点。另一方面,课堂上教师合理分配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从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1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传统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创新性与应用性。对此,教育工作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结合《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来讲,大多数课堂组织中都是以教师为核心,而学生的参与度相对比较低,甚至是大部分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旁观者。从教学模式来讲,教师更加倾向于采取多媒体和PPT等简单的工具,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弱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学习动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2教学内容时效性差

教材内容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依旧是本校教师或者是我国学者编著的,教材内容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前沿理论的渗透比较少。经济学教材理论较为陈旧,关于经济学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内容非常少。即使有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变动,但是只是小范围的进行重新编排,基本内容并没有较大的变化,未能够呈现出经济学的前沿动态,也难以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指导我国实践方面,更是缺少有效的理论成果。

1.3考核方式缺乏相关能力的检验

课程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但是从当下的情况来讲,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考试、提交课程论文。而对于闭卷考试,其涉及到的题型主要涵盖了填空题、选择题以及简答题。不管是哪种题型,最主要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情况。闭卷考试最为突出的弊端是学生只在期末的最后一个月进行突击复习,强化记忆,而在老师以后便会忘记所有的内容,而这样的学习仅仅处于浅层次,难以实现高阶学习的目标。利用提交大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难以有效的判断和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2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一方面,基础性比较强,经济学课程研究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与感知。因此,课堂中要注意基础性概念的讲解,而这也可以为其他经管类的学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研究方法丰富,经济现象往往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例如:文字描述、图形描述等。对此,可以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如均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因为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所以接受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3.经济学对分课堂教学设计

3.1教学组织安排

课前,提前告知学生本门课程会采取混合式对分课堂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向学生重点介绍对分课堂的特点和有关的要求。尤其是课前、课中与课后应该怎么做以及做什么,明确亮考帮讨论环节以及具体的实践过程。通常情况下,第一周的第一次课之前,先将对分课堂的内容以微课视频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了解并进行分组,并能够认真完成自主阅读以及复习的内容。对于第二次课,则主要进行讨论,解答疑难问题,综合应用混合式对分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工具,并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对于第二节课程,教师可以对第二次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讲解,并将课程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探究,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一半时间用于精讲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3.2教学内容安排

全面梳理经济学每一章节的内容,并对课堂上精讲的内容,尤其是知识框架、基础的核心概念、重难点等相关问题。针对经济学中相对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适当的增加精讲与案例教学的时间。同时,可以采取微课教学。微知识点一般是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一个微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每节课的微知识点设计的数量要适宜,通常是3个左右,且每一个微知识点的录制时间一般是3分钟左右。微课教学模式与经济学教学的整合,是教师利用微课的方式呈现微知识点。

3.3成绩考核安排

重点突出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比重,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具体可以将平时成绩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8次作业,每一次5分;出勤是10分,总分是50分,课堂表现是50分。当学生的日常参与度和积极性非常高时,虽然平时成绩不合格,但是总成绩依然可以达标。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提升作业的整体质量,激发学生自主讨论的意识。从教学实践来看,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课堂氛围良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能够提前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提前在课下完成线上的预习任务,然后在线下的课堂中对预习的问题和重难点进行重点的突破,最终引领学习者可以逐步到一种高阶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黄萍.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

[2]贾伶,张怀林,顾文婷.“对分课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交际,2021(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