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场馆学习——素质教育下对博物馆教育创新理念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参与式场馆学习——素质教育下对博物馆教育创新理念的研究

吴珊,刘莫,宋一剑,刘佳菱,王杰,刘相

沧州师范学院 061000

摘要:博物馆是我国现阶段精神文化传播的关键媒介,在我国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博物馆主动承担起展示、教育、宣传的职能。但是,目前大部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着吸引力不足、教育形式守旧、专题教育缺失等问题,阻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该论文旨在打破传统以讲解为主的参馆形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作用,助力沧州市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蓬勃健康发展。

关键词:参与式场馆;素质教育;馆校结合;多感官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引起广泛的认同和推崇,博物馆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仍将自行参观和展厅讲解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单一且无明显效果,这让中小学生对博物馆文化感到枯燥乏味;加上展览和讲解内容往往过于专业,学生们不易理解,无法发挥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作用。

本论文从沧州市中小学生内部展开,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学校教师及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等形式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进行创新理念的研究,为沧州市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丰富理论依据。有助于探索博物馆教育的发展规律,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参馆兴趣,破除博物馆“疲劳效应”。

二.沧州市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展览形式较单一,缺少多元化尝试

通过对沧州市博物馆人员的访谈,了解到目前沧州市中小学生的博物馆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沧州市中小学数量较多,而博物馆数量有限,其服务地区无法涉及到全部中小学,而且还需要考虑到疫情及学生的安全问题,让中小学生定期定量参观博物馆困难重重。另外一种更为常见的形式为馆内专业的宣讲人员到学校内进行宣讲,主要形式为讲座。然而在问卷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学生更希望参馆形式能够具有多样性,例如增强“馆校结合”模式,将博物馆引进校园、学校定期举办相关文创活动、增加展品的趣味性、互动性等。

(二)验收效果不明显,无效学习较突出

由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知,大部分学校对于博物馆教育的验收仅停留在写参馆感悟和开展主题班会等较为浅显的层面上,仍有16%的学校并无验收。在对博物馆进行实地访谈中,了解到博物馆方面仅仅是做到宣讲或组织活动,对实际的学习效果并无明确的验收行为;大部分老师也提到:“验收情况以心得体会为主,并没有设立一个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导致很多学生敷衍了事,参观博物馆时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不如把博物馆教育正式作为‘第二课堂’,对学习情况做一个综合验收”。

(三)与学校融合不足,重博览却轻教育

博物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文物,博物馆还分为人文历史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等。在传统的陈列展览中,展览的形式多是文物加文字说明的方式,其手段单一僵硬。即使一些展览具有一定的教育活动,也因缺乏社会调研、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组织规划性不足,导致学生对于博物馆教育兴趣不足,无法理解过于专业的讲解知识,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

博物馆教育不应该是单纯以灌输文物基本信息为主的教育行为,而更应该是一种引导受众进行深入思考的教育形式。其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对于正式的课堂教学而言,更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模式和方法。在思考博物馆教育方法的同时,博物馆教育工作应该是“不在讲授知识,而是在引导学习”。

三.提升沧州市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馆校结合,建立“微型博物馆”

馆校结合是指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结合博物馆中的展览和馆藏,结合学校教学目标,双方共同设计课程,落实课程目标。馆校结合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应密切联系课程标准,主题融入博物馆及社会研究领域的内容,体现博物馆资源的跨学科特征;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在校内建立微型博物馆的优势在于能根据学校自身师资力量、教学安排、学生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能够为学生提供图片、实物、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了解历史的途径,并通过这些途径使他们感悟博物馆文化魅力,增强学生对于博物馆文化的兴趣,这对于推进馆校结合模式意义重大。

(二)实现“多感官参馆”,打造聚合博物馆

博物馆不应仅仅是对展品进行简单的陈列,更应重视与参观者的互动,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人的感官是多样性的,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视觉,应该通过结合感官知觉经验、记忆的影响,来调动学生多维度的感官参与度;采用艺术化的手段对空间进行处理,通过声光、造型以及不同材质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打造聚合博物馆,以期同学们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三)紧密联系学校课程,结合课标开发活动

博物馆应与学校、教师、学生加强联系,结合学校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更好地开展场馆教育普及工作。邀请学校老师一起参与活动方案的研究与策划,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将博物馆现有的展品重新陈列,设计出不同主题类型的博物馆教育课程活动方案,将学校课程与博物馆教育活动进行深度结合。同时可以针对馆校双方开展系统化的师资培训,深入合作加快建立馆校结合基地学校。

(四)充分利用场馆资源,设立活动反馈机制

在访谈中老师普遍反映到应当设置活动调查表和反馈意见表,布置一些适当的活动任务,使学生有目的的参观学习。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们填写反馈意见表或定期举办文创活动;与带队老师及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场馆学习的情况和效果,博物馆教育人员及学校教师对活动安排进行修订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场馆课程资源,开发出定位更加精准的科学实践教育主题活动。

四.结论与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博物馆要让文物“活起来”,需要探索新方向和新模式。随着博物馆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吸引学生到馆参观和参与教育活动的模式,从博物馆的"单方努力逐渐变成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奔赴”,观众主动参观率有所提升。而馆校结合模式与聚合型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新型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仍需要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培养人才队伍、打造精品课程,增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博物馆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

参考文献

[1]陈慧.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教育再思考[J].客家文博,2022(01):44-49.

[2]许玮.信息技术与博物馆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7):116-118.

[3] 马晓羚.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探索研究——以“数字故宫”为例[J].今传媒,2022,30(02):20-23.

作者简介:吴珊,1992.09.1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学位:硕士,职位:教师,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课题名称: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专项项目 DXSLYB2021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