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研究

1,李倩  ,2,李琪   ,1,刘晓洁

1、潍坊理工学院 山东省  潍坊市   262500  2、青州中学    山东省   潍坊市    262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生物化学》课程逐渐地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放弃,从各个方面为学生综合考虑,旨在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文章总结了《生物化学》课程实施课程改革后实际教学时可采取的思路,并针对教学措施实施反思,期望能够在未来改善教学方式。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生物化学;课程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要认为在实施教育工作时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的潜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教育重心应当从“教师教”转换为“学生学”,主要指在学习时,学生是主体部位,知识由学生自身完成“建构”,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1]。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作者针对《生物化学》课程实施一定的改革,并根据学生在此期间的反馈信息来看,此教学措施具有一定的效果。

1.框架化学习

《生物化学》课程主要开放在大一第二学期,主要为生物学相关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学生使用一学期72学时完全掌握,但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并不能完全掌握。根据以往的教学反馈发现,许多学生都会诉说生物化学课程难以学习,知识重点较多,学习内容较多[2]。通常情况下在学期中段,教师开始教学动态生物化学时,大部分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教学的思路,并且此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小部分的知识重点可以掌握,一旦将其放入大的知识框架汇总,将前后两点知识实现连接就非常困难。《生物化学》课程实施改革之后,将其详细划分为了三大内容,对于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教师需要为学生建设整体的学习框架,使得各个知识点能够紧密联系,也能将前后两个知识点关联起来。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知识重点,掌握学习框架,在每章教学之后应当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框架图的设计,以及本章节学习的反思。

随着课程的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下,思维能力获得了较高的提升。在课程后期,学生制作框架图的风格也会逐渐变得多样化,但是都能够清晰地将逻辑思维反映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建构,让学生总结归纳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3]。尽管具体教学的知识点变少了,但是学生在思维方面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突破,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自己建设的学习框架中,迅速寻找到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能力。

2.增加鼓励反馈制度,为学生学习注入更多的动力

为什么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其实也不难理解。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只会感到意义感,并没有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快,通常情况下无法长期地坚持下来[4]。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时更为有趣,则是问题的关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教师应当为学生使用多种教学措施,在课堂上建造积极,友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当致力于为学生建造良好的关系,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在教学时应当将相关激励机制合理地加入学习当中,以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拥有较高的愉快感,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当中。

《生物化学》课程所开展的鼓励反馈机制包含有:日常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及时批改作业,通过书写评语鼓励学生等。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交流工具强化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适当询问学生对于课程的建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在学习时的表现给予表扬;在课堂上运用学习通工具,为学生设置练习题目,抢答等互动流程,详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运用评分的措施反馈于学生。在上学期的《生物化学》课程中,总共布置12次作业,11次分组任务,全班60人,分为10个组,总共为学生书写评语750次。每一次批改学生的作业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主要目的是能够最及时地为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反馈,给予学生一定的信心。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使用传统的教学措施完成课堂的教学,最主要的特点为教师在课堂上口授,黑板上书写,学生则在下方耳听,记录笔记,通过此教学方式获得的学生只是将只是粗略地将知识储备了,此类人才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的社会要求,因为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很难实现自主学习。在当前课程内容相对减少的环境下,如何充分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对继续进行学习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教授学习的正确方法。只有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实现自学,之后才能获得更好的自我发展。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慢慢地去磨练,之后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后始终能够始终保持学习的信念[5]

学习方法是什么?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知识重点给予不一样的学习措施。在上学期教学时,根据相关实践经历总结出了部分效果较好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概念性知识时,可以引领学生运用“关键词”的方法,寻找到所有概念知识中最主要的关键性词语,在逻辑上进行分析,之后将其重新组合成完整的语句,并还原本身的概念。在运用此方法之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再坚持进行“死记硬背”了,只需要将几个关键词语了解通透,在此基础之上将其进行重新复述之后就可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压力也有效减少了,并且在思维逻辑方面对专业知识更清晰明白。使用此方法在考试时反应最为明显,学生在对专业词汇进行解释时并没有完全按照书本知识书写,而是将其按照自身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将关键词进行涵盖。这就说明在这方面的知识已经全部被学生吸收了。还有许多通过实际操作证明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类比关联法,将比较难以理解的微观知识与生活中较为熟知的生活环境做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重点。在每个教学章节结束之后,在学生提交的反思作业当中,也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自主创建的类比关联,帮助教师在以后开展教学时拥有较多的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个教学措施的成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观念的改善效果。通过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日常师生交流,每章节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期末考试总结以及考试成绩的分析,总的来说,在上学期开展的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在评价《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时都表示可以接受,并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全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实施终身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实现真正合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一定差距。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应当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实施,不能将对学生的鼓励转化为对学生学习的负担。比如在融合学习方法时,应当更注重系统化,有案例讲解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婷婷.“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初探[J].现代农村科技,2022(04):87-88.

[2]刘旭宾.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4):221-223.

[3]朱兴国,郭本禹.教育标准化:“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实践的困境与超越[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2,45(01):11-16.

[4]别敦荣,陈彬.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尚待体系化落实[N]. 中国科学报,2021-12-28(007).DOI:10.28514/n.cnki.nkxsb.2021.004323.

[5]刘宪国,赵文文.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新科技,2021(20):76-77.DOI:10.13535/j.cnki.10-1507/n.20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