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彩萍

长冶市第十三中学校  047507

摘要: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落实,促使更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运用。问题教学法作为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还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水平得到提升。本文以问题教学法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就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所谓问题教学法,其本质上是通过对特定问题的合理应用,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进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其深入地对问题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实现依靠学生个人能力挖掘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推进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一、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一)独立性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关键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地学习。因此教师在应用该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当要转变自身的角色,通过对问题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索,找寻其中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检索能力、论证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锻炼其数学思维[1]

(二)合作性

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灵魂,教师应当要善于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学习能力的不断进步。教师应当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应当要组织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这不仅有助于增进生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创造性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应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其不仅能够营造较好的知识探究环境,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深入的思考,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散,进而促使其思维空间得到拓展,使得学生能够勇于提出疑问,积极探索,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置问题,深化教学主题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善于运用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挖掘教学重点内容,对教学难点进行探究。这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要通过设置科学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问题当中,对数学知识的内涵进行挖掘,从中获取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助于使学生认识到教学的主题内容[2]

例如,在《角的比较和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利用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提问学生:我们以往学习过的线段知识内容中,对于线段的长短应当如何比较?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比较线段长短的看法。随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两个边长不相等的角,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该如何进行两个角的大小比较?有的学生认为边长更长的角稍大一些;而有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认为角的大小与边长的长短无关。此时,教师应不急于告知学生正确的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而是给予学生时间,引导其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观点的验证,并说出自己的根据。在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中,一些学生通过量角器的使用,也发现了自己观点存在的错误之处,对于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与教师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的方式进行比较,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得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创设情境,彰显递进原则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应用,要实现其教学价值的良好发挥,教师应当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逐层的深入思考,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热情。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中遵循递进原则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当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置,应在融合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旧知识,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分析与探索,实现自身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不同的立体图形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棱锥、圆柱体以及球等。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物是与这些立体图形相同或者相似的呢?通过这种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学生们纷纷举例,如:建筑物的柱子、树干、灯泡、砖块等。通过将数学中的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学生便能够以全新的角度对这些立体图形展开思考,进行学习,有助于加深其对于立体图形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和领悟,以此来提升其数学知识感知能力,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三)改变问法,提升问题趣味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其知识内容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难度有所提高,且趣味性有一定的降低,学生难免会对枯燥的知识内容产生抗拒的心理。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创新教学问题的提问方式,将趣味性的内容融入到教学问题当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3]

例如,在《点和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一段《毛毛跳舞》的视频,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当中毛笔根据音乐的节奏来画出的不同点和线条,使其能够对点和线有初步的了解,建立数学概念印象。随后,教师要提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在大家刚刚欣赏的《毛毛跳舞》视频当中,毛毛都为我们展现了哪些点和线?学生们通过回忆,指出了圆点、尖点以及其他点,细线、粗线以及曲线等。在学生对这些点和线不同形态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特点和形式进行分析和探究,便可以为整体的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带着刚才欣赏视频的好奇心理来深入到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同时也赋予了整体教学过程趣味性的特点,营造了较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推动传统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也是实现教学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能够使得教学工作以不同的层次进行推进,使得整体的教学流程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将趣味内容融入到教学工作中,还可以提升整体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以及形象性,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要通过各项教学手段的实施,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树立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其怀疑精神,进而主动地开展数学知识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春梅.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21(19):131.

[2]陈秀丽.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13):51-52.

[3]张宝.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1(1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