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象形识字法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识字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浅谈利用象形识字法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识字兴趣

李复丽

贵州省三穗县城关第二小学  贵州三穗  556599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但是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汉字,所以这个阶段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识字兴趣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今后汉字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引导,象形识字法对提高学生语文识字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借助象形识字法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升识字效果呢?本文就此展开详细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象形识字法;低年级;识字兴趣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新课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学生对于相关的汉字要会认会写。同时也要求学生要真正喜欢学习汉字,要主动认识汉字,具备主动写字的愿望,所以这个阶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象形识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奇妙之处和神秘之处,引导学生爱上汉字。本文就利用象形识字法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识字兴趣具体策略进行分析阐述。

一、借助象形文字教学提升识字课堂趣味性

象形文字主要是把文字设计成和索要表现的事物形态相仿的形状。象形文字优点在于可以将人类感知自然地直观的形态直接表现出来,没有涉及到一些表达的曲解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象形文字的内容往往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文字瞬间变得更加的生动和形象,可以让静止的汉字变得更具备生命力,这样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汉字的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性,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识字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汉字,而且还可以巩固学生对于汉字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日月水火》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的开始,如果教师在一开始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就采取枯燥单一的方式,肯定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必须要在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汉字的耐心。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动态的事物往往要比静止的事物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教师需要挖掘象形文字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让学生可以对整个课堂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引出日月山这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汉字动态演变过程,可以从最开始的实物到甲骨文再到小篆的演变完成学习,通过动态影像效果提升整个汉字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变得充满了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二、结合象形文字引导学生掌握汉字学习方法

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落实具象的识字教学往往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在落实识字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学习汉字的结构和规律,让学生结合象形文字来掌握汉字的一些学习的方法,这样可以提升汉字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教学的新的尝试和转变。可以通过多媒体、绘画或者剪纸等方式呈现象形文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汉字,提升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日”这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在黑板上可以绘制一个太阳,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画,引导学生自己描述汉字变化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把日中间的横线理解为太阳的光线,一下子让整个汉字的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又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春”这个汉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个字具备的象形特点,然后可以设计一个小的故事: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出来晒太阳。根据这样一个生动的情境和对象形的把握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春这个汉字的写法,往往可以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进行汉字学习的时候,教师加入象形文字可以让学生对汉字进行一些归类和总结,能让学生去理解字义,在这个基础上对字形有新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书写,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提高学生独立的学习汉字的能力。[1]

三、借助象形文字拓展字理分析应用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当中,部编版教材中为学生安排了一系列的象形文字,通过动画和图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结构特点和造字规律。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之后会掌握更多学习汉字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象形文字基础之后,教师需要在落实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进行字理分析。所谓的字理识字就是让学生利用汉字本身的表意性和图像性的特点,结合故事还有图画或者游戏等方式,实现字的音形义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汉字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明”这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这两个事物都可以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光明,从而组成了一个新的汉字“明”,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男、尖还有尘的意思,让学生去思考“男”这个字就是一个男子在田间卖力耕耘。还有末端细小为“尖”;轻微的土为“尘”等等,通过各种学习来让学生可以掌握字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

[2]

四、借助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准备识别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仅仅提升学生识字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让学生准备的掌握汉字,对生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汉字演变方式来理解汉字如何从简体字一步步进行的转化。比如在学习“日”和“目”这个汉字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进行汉字预习的时候已经掌握了这个内容,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容易对知识混淆,分不清哪个字中间有一行,哪个字中间有两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很好地认识到汉字之间的联系,而且机械地记忆汉字的联系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汉字学习失去自信心。那么教师在落实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将汉字和象形字进行联系,借助一些有趣的图片,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好奇,然后从图形到字形让学生去辨别两个字,去了解两个汉字的起源,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区分“目”和“日”这两个汉字,提升汉字学习的效果。

五、借助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趣味故事中学习汉字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和汉字学习相关的图画书或者一些视频来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原本静态的汉字转化为动态的影像,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汉字相关的小故事,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在学习了一些汉字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写一些小的故事,这样可以提升汉字学习效果,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创造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汉字是最美的文字,它历史悠久,蕴涵丰富的故事内涵,每一个汉字都可以追溯它的起源,每一个文字符号都可以通过有趣的识记方法来掌握,在小学低年级识记教学中善于运用文字的象形起源,把简单的方块字具象化,借助有趣的汉字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识字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学习的汉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提升识字教学效率。本文从五个方面针对汉字教学中象形文字的学习方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启发。

参考文献:

[1]王早君.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6).

[2]唐喜梅.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J].读写算(教研版).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