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行为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行为表现分析

姚江月

贵港市港北区贵城街道震塘幼儿园

【摘要】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同,想象力及思维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应该结合幼儿的不同年龄对情节的复杂程度和角色的分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本文就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行为表现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不同年龄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学前儿童;年龄特点;行为表现;教学方法

角色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游戏活动,这一过程中将幼儿的表征思维作为基础,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对自身的感受进行表达,从而更好的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展现。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让幼儿扮演的角色通常是幼儿所熟知的。这一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对幼儿的创造性进行激发,并且通过自身来对周围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从中也体现了社会性。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直观形象性都有所提升,因此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作为依据展开探究,更好的提升角色游戏对幼儿起到的教育作用。

1小班幼儿的特点与行为表现

幼儿在处于小班时期通常以无意注意为主,几乎不存在有意注意,只有形象十分鲜明的角色才能够引起幼儿足够的重视。并且小班幼儿具有直觉行动性,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具体的形象来进行理解,可见小班幼儿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受环境影响较大,且目的性不明确。小班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关注动作和物体而不是人,因此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幼儿对动作的模仿,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将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展现。第二,游戏过程中坚持性以及计划性较差,不能够长时间保持在角色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是难以长时间集中的,因此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很难在较长时间保持同一角色,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第三,角色游戏过程中的合作性较差,多为单独性游戏。由于幼儿的思维尚未发育完全,不能够将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足够的明确,因此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长城各自玩耍,很难与同伴进行联系。通过对特点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为小班幼儿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应简化游戏内容,缩短情节以及游戏时间,由于其自身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并且随意性较强,因此主要单独为游戏。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特点规划了“今天我值日”“文明小卫士”等游戏活动,通过有趣的团队互动活动,结合多媒体的视频动画演示,让幼儿明确每个值日任务的具体职责,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们熟练使用包括语言请求法、先来后到、女士优先、猜拳等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正确化解在值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及冲突。

2中班幼儿的特点与行为表现

中班幼儿园年龄普遍聚集在4-5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自己从未见过或者接触的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相比于小班幼儿园的学生,中班幼儿的动手、观察、操作、理解、分析以及判断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中班幼儿逐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增强,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初步的理解。开展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对规则意识进行激发,并且加强与伙伴之间的交流,逐渐实现彼此之间的合作。中班幼儿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有意识的选择角色,并且进行情节安排。中班幼儿能够逐渐对生活中较为细致的内容进行关注,对成人生活的动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语言水平也有所提升,但过于复杂的角色关系仍然不能较好的融入。第二,计划性增强,逐步开始对规则进行遵守。中班幼儿的随意性较小班幼儿有所好转,在行动过程中逐步有了目的性,幼儿在进行角色分配的过程中也能够较好的体现出其自身的计划性。但让中班幼儿完全根据游戏规则进行开场,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第三,角色关系的理解加强,并且增强了游戏之间的彼此配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所丰富,因此对角色关系有了更好的理解,并且随着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做到初步的配合。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中班幼儿开始对主题进行注重,增加了游戏过程中的计划性,能够有意识的对规则进行遵守,并开展初步的合作。

3大班幼儿的特点与行为表现

大班幼儿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加强了对集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的认知,但幼儿上午没有处于自律状态,因此还不能完全的遵守规则。大班幼儿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游戏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能够更加生动的社会生活进行反映。大班幼儿的知识经验有了进一步的积累,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将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进行迁移,这就能够使得角色游戏过程中的情节更加多样化。第二,注重游戏规则,增强自身的规范意识。大班幼儿在游戏开场过程中有了更强的目的性与计划性,能够更好的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商,并且通过沟通来安排游戏的情景。第三,幼儿在游戏中加强相互配合,增强彼此之间的协商。大班幼儿能够较好的对角色游戏中的角色关系进行理解,幼儿之间对角色有不同的认知还能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共同的协作。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交流能够按照自主的意愿对角色进行选取,并加强彼此之间的配合,是游戏的组合进一步扩大。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为大班的游戏内容不再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大班幼儿更加具有创造性以及想象力,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分工以及共同协商。

4结语

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生理及心理水平存在差异,对知识以及生活的经验也各有不同,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对学前儿童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结合学前儿童不同的年龄,来对游戏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通过个性化的设计让角色游戏符合每一个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前儿童对相关能力进行提升,这一过程来提升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目的性以及计划性,增强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并且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合作水平,从而帮助学前儿童进行进一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申燕,王振宏.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性别差异[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3):1-6. 

[2]周晶,赵振国,郭力平. 5~7岁儿童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年龄特点[J]. 学前教育研究,2020(12):72-81. 

[3]梁业梅. 学前儿童父母体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38(1):152-157. 

[4]王美芳.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 山东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4):74-76.

作者简介:姚江月,女,汉族,1977年4月出生,籍贯广西桂平市,毕业于南宁市师范学校,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