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许焕焕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心理较为敏感,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干扰,而且,中职生存在较重的学习任务,导致部分中职生出现自卑、焦虑心理等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职生若没有予以重视和心理干预,可能会导致中职生误入歧途。所以,研究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非常重要。通过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职生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能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在社会治理中引入心理健康服务也能丰富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内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方式之一,中职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有利于保证中职生心理健康,增强中职生心理素质,有助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从学校管理及发展方面分析,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比如,一些中职生遇到问题易于激动,如果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中职生可能不会正确调节情绪,难以控制心情。因此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保证学校学习氛围和谐,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中职生心理素质和其健康成长存在密切关系,若中职生心理素质较差,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难以承受学习压力,不利于中职生健康发展。中职生阅历相对较浅,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问题的时候多不知所措,容易走入死角,或是引发焦虑、抑郁问题等,不利于心理健康。所以,为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应重视中职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改变,协助中职生正确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职生提供心理疏通,促进中职生保持乐观心理状态,改善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中职生更加开朗,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当今社会背景下,中职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网络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其思想认知、道德观念呈现出了多元化态势,加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学生德育品行呈现差异性。从目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班主任精力、专业能力的限制,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班级内学生身心状况也只是有一个初步印象。此外,班主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开展也比较单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通常是以形式化教育为主,依照教学计划展开教育,将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知识一味地灌输于学生,而不注重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知识也只是当做一门任务,难以主动与班主任产生有效的沟通交流。这致使班主任的教育效率受到影响,教育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校园环境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一环,亦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载体,而校园环境又可以分成学校环境、师生关系,二者的相互制约、相互踧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部分班主任过于注重师生之间的地位,依托自身主导“优势”,将自身观念和理论知识一味地“灌输”于学生,而对其情感、心理等方面并未过多涉及,造成教育氛围的枯燥乏味。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难以对班主任敞开心扉、和班主任交朋友,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情感认知,而且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他们,对学习、发展的认知通常流于表面,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估,难以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无法做到对自身心理问题的有效调节。

三、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加强学生新媒体网络信息分析能力培养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是网络时代信息平台的主角。如何在爆炸性的信息里面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提升认知水平、开阔视野、促进成长,以确保不放任自我、随波逐流,是新媒体时代个体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中职生接受新事物与新信息的能力较强,新媒体信息是中职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信息对他们的思想与心理影响较大。但是在面对媒体信息流的时候,由于中职生个体经验不足或抗击诱惑的能力不够,注意力往往不自觉地被吸引到游戏、消费、消遣娱乐等方面,以至于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并且对自我的发展与成长有消极与负面影响。当下高校对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预测与研究存在缺失、对舆情应急处置的机制比较落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有待发展、学生的网络素养有待提升。因此,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新媒体网络信息分析能力的培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媒体信息,学会吸收有用的知识,充分利用新媒体途径发挥自我优势,创新自我发展模式,在实践中挑战与超越自我;引导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客观认识社会、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筑牢新媒体教育高地;教育学生理智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以便形成自己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判断,从而确定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二)加强学校管理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必将大力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学校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中职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够为中职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教育环境,能更有效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校心理治理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团体活动等提升中职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中职生进行积极心理建设,从而培养中职生乐观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1)开设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通过开设系统的、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阳光、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包括对个体心理可能出现的比如学业、家庭、就业、恋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还应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社会变化、环境改变以及生活实际,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重大事件、突发状况、社会舆论以及环境的急速改变等,

结束语

总之,中职生心理健康情况和其学习成绩存在密切关系。若中职生具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所以,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及时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中职生在学习时保持积极心态,让中职生维持乐观心态面对高强度学习内容,从而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舟.浅谈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J].情感读本,2019(36):14.

[2]刘倩云.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198-199.

[3]徐明刚.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184-185.

[4]李顺波,崔玉梅.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经贸实践,2018(02):233.

[5]胡婷婷.关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