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戴琴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33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建立“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逐渐形成可以受益终身促进个人发展的品德,好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对待数学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程度,教育部为促进每位学生更好的学习提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教学。本文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分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关键词:多边形的面积;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数学的应用有助于帮助人们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小学是学生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我们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以后学习阶段深入学好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在应用中逐渐显露弊端,应试教学扼杀了学生形成自主思维模式,妨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蓬勃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采用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模式,以学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一、分析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一)老师对作业分层设计掌握较差

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积极响应政策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绝大多数老师耐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对作业的布置上仍然倡导学生多做题,忽视学生存在差异性问题,对作业分层设计的使用不熟悉,未能更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作业设计固化思维

在传统的授课中,老师和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的高低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对知识点是否掌握的一个标准。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小学教师在讲到这个知识点时,为解决作业题,老师教同学们在做题时如何套用公式解决问题,这种重复简单的套用公式对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思维没有起到作用。“多边形的面积”属于小学数学课中解决问题的题型,在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套用公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并没有促进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多注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三)作业设计片面化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各不相同,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然而教师缺乏对学生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观察,在布置作业时往往缺少特殊性。这导致学习能力查的学生跟不上,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缺乏挑战性,削弱对知识的求知欲:学习中等的学生缺少拔高,难以提升成绩。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思维的差异性,所以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别,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更加擅长解决数学作业题中的思考题;空间思维能力好的同学对几何题游刃有余:擅长口算心算的学生面对计算题得心应手。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挖掘学生的不同能力,真正的掌握不同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分层次留作业的方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得到进步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依旧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老师在这个课程学习结束后可以对作业进行层次的划分:求图一的面积。提示,求图一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图一的面积是由一个梯形面积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组成;第二钟图一的面积是借助辅助线通过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去一个小的三角形面积求得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计算,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

6279dbf5d01a7_html_a8aaec4d5826df.jpg

(二)引导学生构成数学思维

学生整体数学想要得到有效提升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综合实力不仅仅需要学生积累知识,还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具有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归纳分析题型,在归纳总结中构建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整体能力。教师可以在布置课下练习作业时把作业类型相同的题归纳总结在一起,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会一道题就会一类题.在一类题的基础上把作业分为几种类型:

首先是基础题,这种基础练习主要以教材为主,题的难度比较简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将典型案例,例如如果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瓷砖,底25厘米,高8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在课下布置同类型相似难度的题加强学生对这类题学习的巩固加深,奠定一个基础;其次是拔高题,例如小明家正在装修,要在地上全部铺上瓷砖,已知小明家面积为150平方米,瓷砖的底60厘米,高50厘米,那么需要多少瓷砖才能铺满?这种题是对基础题进行小范围修改,提升一定量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做题,老师通过看学生拔高题的答题程度把握学生的对这类题的掌握程度;最后是思维题,例如小明在选瓷砖铺地板时发现了两种瓷砖,第一种瓷砖底60厘米,高50厘米,一块瓷砖的售价是50元;第二种瓷砖底50厘米,高90厘米,一块瓷砖的售价是70元,如果把150平方米的地板全铺上瓷砖买哪种瓷砖更省钱?把题的难度进一步上升,用来测验学生对此题的真正把握程度,看学生是否懂得用“变换”的思维去解题。

(三)分层次评判作业情况

为了更系统的帮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的学习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是那种学习类型。对学生的学习了解掌握后,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层次不同将他们进行小组划分,把学习层次相同的学生放在同一组进行学习,老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完成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判方法,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给同学们在学习中增加更多的信心。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采用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两种模式,课上作业是指老师讲完例题后布置在课上完成的作业,这类作业可以当时作当时批,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课下贪玩直接抄袭他人作业或者胡编乱写的情况;课下作业是老师布置同学在家里完成的作业,方便学生在家复习时查漏补缺,也为一些反应不迅速地学生提供充足时间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三、结束语

总之,核心教育下作业分层设计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能力,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通过作业分层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把作业的难易程度适当的调整,使数学作业不再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难题,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科学有效的解决小学生数学差异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业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85-86.

[2]钱娟.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分层练习的设计[J].启迪与智慧(中),2020(09):91+90.

[3]李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90-91.

[4]王丹宁.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9(3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