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孙丹

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210000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不断深入和完善。教师应该促进学生们从生活细节之处发现数学,联系实际学习数学,并且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摆脱传统的“啃书”式教学的重要表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来探究其进一步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 策略探究

引言

如何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贯穿到小学数学课堂是十分值得探究的。教师通过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从生活细节之处出发,运用“生活”这一实际主体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和应用,从而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目前,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不愿意、不擅长主动回答问题,教师上课方式单一等等,正是这一探究推进的重要原因表现。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来着重探究其生活化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有待完善,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虽然新课改要求不断推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固化,依旧原封不动地按教材上课,没有将知识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另外,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参与度也不高。

(二)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解不充分,学生配合度不高

生活化教学逐渐推进,但是一些教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十分透彻, 片面地追求“生活化”,忽视了基础知识点的输出。另外,学生们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配合教师来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真正效益。

三、探究促进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推进的新路径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实践

数学教科书是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开展数学活动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掘数学资源。这项要求的目的之一是借助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以便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并轻松地从教科书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与数学教科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化的数学资源旨在对数学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因此,在小学以生活化为导向的数学教学时,需要经常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为指导,发现日常的数学现象,并将其与数学教科书的内容相结合。

以"理解三角形"为例,教科书中显示了三角形对象,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对象识别三角形。但是,教科书中指出的项目是有限的。同时,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已经与各种三角形物体发生了互动。因此,在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组织教科书活动之前,教师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在教室中,显示教科书的内容时,多媒体课件用于显示三角形对象,使学生能够通过大量三角形图形来识别三角形,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教学问题的生活化实践

古语"温故而知新"直接阐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习中时非常重要的芳芳。进行良好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牢固掌握,并从中体会到更多的知识。以生活为导向的问题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不理解某些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含义,只是考试成绩合格。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活化问题是加强生活与数学概念结合的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练习,以使学生学会彼此推理。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常见的支持问题、练习支持问题的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在问题中体现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复习数学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生活化问题的方法进行引导,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思维差异的目的。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内容:第一,进行科学分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能够进行积极学习,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第二,提出问题。如,王大伯正试图铺砌一个梯形的水池。已知该泳池的顶层为22m,底层为58m,高度为30m。需要多少瓷砖面积?第三,进行引导。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性,老师可以把梯形转换成学生熟悉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同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切割法和拼凑法。第四,进行总结。当小组讨论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讲述,并小组之间相互补充。通过合作教学方法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注意了解学生的想法

无论是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还是使用面向生活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都发挥着核心作用。教学方法已证明,倾听学生的声音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条件和生活经验的最便捷方式。成人的生活与小学生的生活不同。如果老师不倾听学生的思想,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直接进行数学内容教学,那么生活现象就会与学生生活分离开来,学习负担会大大增加。在这方面,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生活并倾听他们的声音。

以"生活中的负数"为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是否见过生活中的负数?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开始记住生活中的负数,并讲述出遇到的负数。部分学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负数。根据学生的班级成绩,确定对负数的掌握情况。因此,上课前收集的负数将以课件的形式显示,以便可以继续观察学生。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总之,在进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运用适当的生活数学资源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相应的数学活动,能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在小学进行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从学生的角度真正思考问题,建立接近学生认知的人生模型,以及与数学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知识和生活中相应的常识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祯祯.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162-164.

[2]苗宝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19-120.

[3]李玉婉,周春玲.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7(1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