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1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张海艳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李园子小学

摘要:低年级孩子由于具有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有的甚至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被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差。特别是在枯燥的教学课堂上,这一现象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兴趣 动手操作 创设情境游戏

第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电教媒体引入数学课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这样的教学效果别具特色。电教媒体具备独特的特点,集声、色、光、图为一体,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教学例题“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买来一些气球,用了28个,还剩16个,学校买来多少个气球?”学生对求被减数用加法不易理解,是教学的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静变为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要求学校买来多少个气球,就是把用去的28个与还剩的16个合起来。学生就能很快列对算式28+16=44,而不是28-16=12.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教学“厘米与米的认识”,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如门、电视柜、讲桌、身高、步长有多长。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第三、利用游戏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时,我首先请部分同学到讲台前排成一排,然后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数字牌,把学生假定为数字牌上的数字,接着请学生分别站出队列进行观看,弄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自己前后左右的数字(学生),这时学生就十分明白自己所站的位置在什么数字上,当我问到同学他前面的第五位的同学是谁(名字),这位学生就能肯定地叫出那人的“号数”和“名字”。通过借助游戏辅助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把被动式的教学变为直观的兴趣教学,让学生在数字游戏中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利用游戏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教师乐有所教,教有所获,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得。

第四、创设活动情境。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同学们去商店买东西”这样一个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商店里,售货员阿姨拿出各种钱币让学生分类,接着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讲元、角、分的进率时,可以这样设计:小明去商店买一支笔要花一元钱,但他只有面值一角的钱,他要给售货员阿姨几张一角的钱才够一元呢?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总之,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1】;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2.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刘电芝主编《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