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浅谈低年级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单晶

白城市文化小学 吉林白城 13700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年级正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展交际能力,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建立表达信心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爱说、会说、善说的表达能力呢?

一、搭建平台,增强信心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的孩子由于识字量较少,阅读积累不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具备,所以说话时总是支支吾吾、断断续续,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信,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声、勇敢地说话。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尝试着利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让每个学生都能到讲台前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锻炼的机会。学生由最初的害羞、胆怯、声音小,到慢慢地学会向讲得声情并茂的学生学习,同学间互相模仿,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久而久之,胆怯的孩子也慢慢开始勇敢地大声讲述故事了,甚至有的加上了自己设计的小动作。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你讲得可真棒,同学们都被你的故事吸引了”“孩子,如果你能再大声点,同学们会更喜欢你讲的故事的,期待你下次精彩的讲述哟”。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个亲切的微笑、每一次肯定的目光都化解了学生内心的紧张、不安和胆怯,进而树立表达的信心,尝试着大胆地去表达。

二、利用教材,训练表达

1.借助图片,练习说话。受学前教育、家庭环境、自身语言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准确表达,我运用看图说话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练习说话。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因此,抓住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先学会观察图片中都有哪些事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并试着用一、两句话完整地说一说。这样不但巩固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同时,也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字词,练习说话。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字词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为了将说话训练落到实处,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经常会选择新字,进行先组词、再造句的口头语言训练,要求学生将句子说完整、说具体、说准确。例如在教学“竹”字时,学生先口头组词“竹子、竹叶、竹笋”等,进而要求学生练习用“竹子”说一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到我国的国宝大熊猫,询问学生“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最喜欢吃什么,它的生活习性你知道吗?”这样不但积累了词句,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探寻新知的兴趣。在教学照样子说一说时, 如“又( )又( )”“雪白雪白”“一边……一边……” 等特殊词句时,训练学生先模仿课文的词句说一说,然后再联系实际,发挥想象,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努力思考,学会运用。

3.结合阅读,练习说话。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素材。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中,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二者合二为一,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时,会有怎样的情景,勾画坐在月亮船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想象她会向着空中的星星说些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勇敢地表达,激起童趣。在教学《江南》一课时,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鱼儿在荷叶间玩( )的游戏,一会儿藏到了(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藏到( ),一会儿游到( )。这样的问题调动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很快的找到了答案,课堂教学氛围较为热烈。

4.口语交际,练习说话。每册教材中都至少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展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在交际的时候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如一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交际的心理,把朝夕相处的同学作为交际对象,降低了交际的难度。同龄人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便于交际活动的有效开展。此时,学生已入学两个多月,班里同学基本已认识,但有些还互相不太熟悉,通过这次自我介绍可以增进了解,成为新朋友。本次口语交际强调了交际的基本原则,提示学生“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眼睛”。通过本次活动,引领学生在日常交谈中,能够主动实践,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应该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教师要联系生活,善于思考,引领学生交流、表达和讨论,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搭建广阔的舞台。

1.借助活动,进行口语训练。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各种有益身心发展的实践性活动。如队列会操比赛、国庆作品展演、运动会等。在活动中,学生会激情澎湃,兴致盎然,那么,我们教师就应抓住这些契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印象深刻的情节说一说。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说话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在活动中不但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2.借助节日,进行口语训练。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里的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创设表达的机会,如过妇女节时,让孩子为妈妈做一张贺卡,并写上对妈妈最想说的一句话;儿童节时,让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快乐的度过这一天的,将活动的过程说具体、说完整;中秋节,可以让学生收集并背诵描写月亮的古诗,说一说阖家团圆,共同赏月的情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更慢慢地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总结的过程。只要我们认真思考,留心观察,捕捉素材就能总结出更多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相信在我们不懈地努力下,学生一定会变得想说、爱说、会说、善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