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案例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平面镜成像案例反思

华迎春

浙江省慈溪市 凤湖中学

【背景】本案例是我近日刚上完的一堂科学课,是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 “平面镜成像”。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让学生学会平面镜在生活和技术上的应用。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一直会用到平面镜,但是对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是欠缺的;并且他们对抽象问题的综合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选用这节课的片段作为分析的理由是我用两种不同收放的尺度来上两个班级的课,收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据此,我觉得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调控教学过程的“收”与“放”的尺度来达到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案例描述】准备实验用的器材:透明玻璃一块、平面镜一块、蜡烛两只。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给同学们看了一个视频:放在烧杯里的“蜡烛”正在燃烧,将水倒进烧杯里,奇怪!当水漫过烛焰时,烛焰竟然没有熄灭,这是为什么呢?看到这一情景,同学们兴趣一下子上来了,有些同学马上质疑,这怎么可能?有些同学说,这是魔术,像刘谦那样;还有些同学面带微笑,看似胸有成竹。讨论了一会儿,我问他们,想不想知道究竟为什么?下面的同学连连点头。接下来我又接着让他们往下看,原来这“燃烧的蜡烛”是真正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看完之后,有些同学笑了出来。

然后我出示一面平面镜,说这是大家都熟悉的镜子,它表面是水平的,叫平面镜。再出示玻璃板,问:“它是不是平面镜呢?”学生回答:“是。”

接下来,我问他们,根据你们日常生活中照镜子的经验,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于是我在一个班上了这样的一节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明显感到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我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效果自然不理想。

【案例1】

    教学准备:学生桌上已摆放好实验要用的蜡烛和玻璃板,还有一张实验报告单,报告单上写明:你的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把学生分成11组,按座位前后共四人构成一个学习小组。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入主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根据学生的猜想,又提出以下几个探究问题:(1)像在平面镜的前方还是后方?(2)怎样知道像的确切位置?(3)怎样才能比较像和物的大小?(4)物和像的关系如何?(5)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布置任务

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探究问题,讨论实验方案,商议实验步骤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然后操作实验、汇报现象、得出结论。

3、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教师分配任务后,学生们迅速组成合作小组进行热烈讨论,我对各个小组进行巡视,其中也参与学生的讨论。约过了25分钟后,学生实验基本完成,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交流了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对学生代表进行表扬,并征求学生有无意见……

【案例2】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将实验用的蜡烛和玻璃板等放在桌面上。学生分成11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

我通过创设情景,自然引入课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提出猜想:(1)像和物在镜的两侧。(2)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物体与像是左右颠倒的。(5)平面镜中的像是正立的。(6)物体移动,像也移动。(7)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学生提出的猜想有很多,大大超过了教材上的三点。我对学生的猜想做出合理的评价,并顺势问大家:通过观察活动,提出这么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猜想,有些是可以直接观察到,而有些仅仅是我们的猜想,要科学的确定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师:那我们又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先你们自己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时要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分钟后组织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A: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块木板上面,再拿2只一样长的蜡烛,把点燃的一只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就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就可以证明猜想“像和物在镜的两侧”是否正确。

小组B:取一跟相同样长度的,但没有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在一定的位置,它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可以验证猜想“像和物大小相等”。

小组C: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可验证猜想“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过程和方法明确后,学生开始进行分组实验。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如何去验证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呢?

学生思考,过了1分钟,有学生举手。

学生回答:把一张白纸当成光屏,放在平面镜后某一位置,看能不能在白纸上接收到蜡烛的像。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可行吗?还有没有更好的?

没有学生举手,教师随后按这种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老师:你们能用白纸接收到物体的像吗?

学生:接收不到。

老师:这种像就是虚像。随即解释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实验完毕后问学生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有没有探究不成功的?

学生:我们看到烛焰的像和烛焰并不完全相同,从侧面看上去,好像象有两个像没有重合好一样。此言一出,其余学生纷纷重新观察,认同了他们的说法,然后好奇地望着我。

老师:这组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哪位同学能帮助他们解释是什么原因吗?

一小部分成绩较好的同学马上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学生:是不是玻璃的两个平面都反射了光,有一部分光被第一个平面反射成像,还有一部分光透过去被第二个平面反射成像,所以有两个像?

师(微笑点头)把你的疑问句改成肯定句!(同学们笑了)

老师:现在,通过我们科学的探究,可以确定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是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接下来我让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一些问题,如:小鸟离水面10米高,而水深3米,像离水面多远?请了几位同学回答。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是10米。最后介绍了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和平面镜的应用。

【案例反思】:

案例1中我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给学生创设一种无忧无虑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在这节课中我把任务分配后,学生马上回头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性都较高,但过了十几分钟后,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了整个实验,组内同学之间开始出现无事可干或嬉闹或摆弄实验仪器的现象,而剩下几组学生还在紧张地操作着,甚至有的小组不知所措,毫无方向地做实验。表面看起来每个合作小组都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用心观察,我就发现热闹形式掩盖下的胡乱探究,由于我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许多合作小组讨论时仅仅满足于一种方案的设计,不作多种方案的交流,就匆匆动手做实验,无形中限制了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很显然我只关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盲目探究,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且收获甚微。

上第二节课时,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重新设计了方案。学生提出的对特点的猜想有很多,课堂上我没有回避学生那些重复或不正确的猜想,而是引导他们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如:像是虚的,如何确定?学生在讨论中各种观点交流、碰撞,并且同学之间的评价使他们增长了信心。确定实验方案后,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思索。例如一组学生在实验时,手中没放下的火柴盒“帮了大忙”,他们发现手中的火柴盒在蜡烛的左侧时,火柴盒的像在蜡烛像的右侧,调换一下位置,像也跟着变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对称的结论。另一组学生向老师提出:我们看到实验中玻璃板将物体成了两个像了,这是怎么回事?我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先肯定这一发现的宝贵,再请大家思考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终于学生们分析出原因:由于玻璃板的厚度形成了两个平面镜,于是成了两个像。探究活动既由浅入深,学生带着猜想去研究;显然,同学们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欢欣。学生自主性得以发挥,热爱科学的情感得以激发。

两节课上下来,我感触颇深,在课堂上,学生虽然是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忽略的,适时的指导,有尺度的收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