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陶研陶 感悟真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如何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学陶研陶 感悟真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如何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葛春香

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226316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都秉持着为我所用的理念,积极吸取先进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且以本土化的教学理念为主物展开教学。我国优秀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学陶研陶;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语文

前言:

当前的教育界比较喜欢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经典教育理论,必须承认,陶行知的思想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灵感。将这三个思想有机融合起来,践行教学实践,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践行“生活即教育”

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大多数知识难度不高,但是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以及向外延伸拓展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整理成一条完整的线索,让学生围绕着这条线索展开学习,有利于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全面践行生活及教育的陶行知教育理念。

例如:讲解《月是故乡明》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思乡之情,本身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大多数的学生是在本地上学,很少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便有时候离开,也是在父母的陪伴之下,很少有思乡情切的那种感情。所以要让学生对本篇课文产生共情确实很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场景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特别思念某个地方的感觉?给学生播放一段影视作品的片段,引入思乡这个感情。生活化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引入经典的语文案例,古代诗人被贬黜的时候,通常要背井离乡去到很偏远的地方,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当年就是从京城一路被贬到海南,背井离乡的境遇下,苏轼也写过很多思乡的作品。教师将图片和古诗词结合起来,让学生带入到当时诗人的情景之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思乡感情的理解。

二、开展活动性教学,践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所说的“社会即学校”指的是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学校当成一个小社会,展开更加系统的教学,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状态大多处于朦胧的状态,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社会意识,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积极组织教学活动践行陶行知的这一理念。

例如:教学《猴王出世》这节课的时候,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教学难度相对来说会更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短句排练,根据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数量,将全班学生分为3到4个大组,每个大组分别排练一次猴王出世的小短剧。下一节语文课上让几个小组依次上台表演。表演节目的过程中,学生会一遍遍地研读课文,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水平,又可以提高语文知识的教学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排演剧目的时候,学生会和他人有效沟通,积极合作,能够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排练节目的同时,学生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课文的自主化学习,教师不用费心讲解每一个细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三、开展实践性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

小学阶段,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解知识,让学生形成对语文概念的基本认知,不过,陶行知认为,教学除了教师的讲解,学生本人的实践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做合一”,主要是指在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行动的重要性,就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做”和“学”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有利于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而学习过程中,也是在积累做学问的经验。单纯讲解知识性的内容,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语文真正的作用是要运用到生活之中的,所以,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真正缺少的教育理念。

例如:讲解《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会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写作的技巧,这一节课主要是给学生讲解一下“描写人物”的相关技巧。此前,学生也接触过这类作文的写法,但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保持在比较稚嫩的层面。本节课会给学生讲解有关写作的经验和技巧,但是真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要将讲解和实践结合起来,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马上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语段描写。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先让学生从比较基础的语段开始练习,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个题目,让学生描写一下某个教师,对于这种学生和教师都比较熟悉的对象,学生在描写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描写的准确度,思想感情的丰沛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通过有效的实践学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再提高一个层次。

总结

陶行知先生一直强调,要调动学生的脑、眼、手,唤醒学生的行为意识,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让他们发现新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正确教育观的树立以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丽.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65):58-60.

[2]缪敏霞.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华人时刊(校长),2021(0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