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张婷婷

天津传媒学院 天津市蓟州区 300901



摘要:在现代高效管理当中,人事管理工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教师资源流失严重、人才资源在配置上存在着不合理、对于人事管理没有进行合理的开发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制定积极的解决措施,正确认识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建立现代化的人事管理体系,推动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稳定可持续地开展。

关键词:人事管理;高等学校;问题分析

引言

现阶段,高等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整合校外和校内的资源,进一步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得人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调配,这将有利于推动高等学校的发展。随着经济知识化和竞争激烈化的发展时代来临,学校若想赢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需要对人事管理体系进行调整。

一、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在高等学校人事管理体系当中,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未来教学质量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对于自身的待遇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但是现阶段教师整体的待遇没有大幅度的调整,以至于教师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教师队伍会呈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在流失的教师队伍当中,会存在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由于待遇一直无法得到提升,许多教师不能满足于一份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1]。一些教师会开辟自己的第二职业,校外兼职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部分教师还会选择跳槽改行,教师资源的大量流失,给高等学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原有的人事资源结构受到了破坏,人才上出现了断层,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有所下降,这给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带来的影响。

()人事管理配置不尽合理

人事管理制度在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员编制和人才结构两大方面。分析人员编制所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使得教师的工作量不够规范,许多都是多人一岗,造成了学校的机构比较臃肿,无法进行按劳分配。人员在配置上,由于地区和学校之间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地方缺乏教师资源,而有的地方却存在超编的问题。分析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不够重视人事管理制度的调整,忽略了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也没有对人才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人事管理配置更加倾向于自然更替,存在的随机性比较大。教师队伍存在比较严重的“近亲繁殖”,不利于推动高等学校多元化发展。

()人事管理开发力度不够

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一直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近几年,许多高校出现了合并,一些实力比较薄弱的职业院校发生了合并,虽然整体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但是这些院校的教师并没有达到高校的任教资格,许多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部分教师会通过在职和进修的形式完成学业,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的经验都达不到标准,还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实际需求。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我国高校人事管理管理的对策

()正确地认识教师的特点和价值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高等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教师的特点和价值。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在开展时仅仅满足于对教师的岗位进行确立、设置适当的职务、明确考核内容和期限、对工资薪酬进行核定,但是却忽略了对教师内在的潜力进行开发,也没有推动教师多元化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师之所以存在流失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自身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3]。现阶段,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并且将教师视为学校未来发展重要的资源,学校的管理层也将人事管理工作认为是重点。管理者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认识到教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建立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结合高等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和完善的人士管理制度,对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合理的调整。高等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流动是必然的,是实现人才合理调配的主要方式,合理对人才流动的总量进行控制,这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高等学校在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时,要和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进行配合,两者之间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高等学校在建立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的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人才的合理调配,可以将不适宜的教师分流出去,确保每一个岗位都可以匹配一个最适合的教师,也可以积极将校外的优秀人员引进来,有利于对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整体的水平和质量。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通过对岗位进行定编定责,可以使每一位教师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的范围,合理的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建立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可以避免人事管理闲置,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人事管理制度的作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竞聘上岗制度,可以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在高等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人事管理工作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缓解教师资源流失等相关问题。高等学校要学会利用健全的制度留住人才,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教师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依靠事业,留住人才,而不是依靠感情留住人才。人事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高校教师是一种特殊的人事管理,教师对于成就方面的需求会比一般人要高,在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满足教师在成就方面的需求。结合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优化绩效结构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公平问题。高等学校应该构建凝聚力工程,关注薪酬工作的从属地位,与此同时也要关注人事管理的主导地位。将薪酬收入和岗位业绩考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制定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考核制度,站在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满足教师的多方面需求。制定完善的薪酬分配体系,可有效激励教师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也可以形成正向反馈[4]。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引进新的学习技术,使教师可以接收到更多的教学理念,在工作中不断的超越自我,在推动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的持续发展,需要针对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构建学习型的人事管理队伍。通过对高等学校的人事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可以使教师队伍可以得到合理的配置,营造良好的师资队伍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济正.学校管理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6(4):94-96.

[2]苟增强.加强人事管理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率[J].成人教育,2019,8(1):81-83.

[3]刘世平.学校人事管理的重点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9,(4).

[4]侯爱民.论学校人事管理的开发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20,5(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