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沟通学生心灵 ,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邵福豪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洋桥镇中心学校葛村教学点,广西 南宁 530413 )

摘要:众所周知,三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过渡时期和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很容易展现出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不贴合,因此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出现了很多学困生,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如何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是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三四年级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再从实际的教学入手进而提出有助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启发和触动。

关键词 :沟通 兴趣 小学数学 学困生。转化 有效策略

前言 :常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差距的时期,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小学基础的学科知识,但思维又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小学习三四年级也是学困生出现的最主要阶段。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样性的,教师不能把原因仅仅归结于学生,也要从自身的教学入手,认真分析和总结,找到更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主课观原因的多角度分析

1.1数学抽象思维和学生形象思维习惯的不可调和矛盾

深入研读教材后,笔者发现人教版数学从三年级开始,数学在知识点的分布和教学方法上都和一二年级大有不同,首先在知识点的难度上,增加了数学广角,对小学生的奥数思维有了一定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思维的灵敏程度,逻辑思维的能力,知识的迁移水平,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等都有了很多的综合性的要求,而这些知识点抽象性和想象性非常强,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中“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综合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很高,又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程学习时,学生的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加,学生无法通过简单的加减步骤就得出数学答案,乘除运算的增加又容易和加减运算混淆。所以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知识的难度和抽象性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难点,因为在理解上和方法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导致对数学完全学不懂,吃不透。

1.2小学生叛逆期的影响导致其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态度懒散

数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无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激烈的变化之中,学生在思想上的叛逆又是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关键原因之一,情绪上的不稳定,思想上的偏激容易让学生难以管教,让教师找不到教育的突破点和学生进行深度沟通,所以就呈现出学生学习态度散漫,厌学情绪严重,无心学习的校园生活现状。深度分析这种心理原因产生的具体诱因时,除了学生自身的年龄发展特点外,和学生原生家庭的教育,教养方式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促进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的策略和方法建议

2.1加强和学生的深度沟通,关爱学生的心灵成长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待开放的花朵,他们灵性又美丽。教师要做到充分做到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每朵花的成长,不要只看到开花的那部分,更要关注到那些还未开花的花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做好认真了解和分析学困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心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只有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在平时循序渐进的沟通中让学生真正信任教师,才能让师生之前的关系良性循环。大量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是转化学困生心理因素的最好的关系相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在心灵生产生共鸣和互动,才能触及学困生的心理防线,找到学困生主要的心理原因,进而找到教育的突破口

2.2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个性关注

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一个学科的动力,兴趣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是学习动力中排在最前面的因素,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在具体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上,又可以分为对数字感觉的兴趣培养和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培养两方面入手,基于小学生对于数字的感觉非常不敏感,他们觉得数字只会带来繁琐的数学难题,因此教师要巧设情境,把具体的数字转化成有意义的含义,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通过生动形象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切合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巧设情境,引入小数在生活中的妙用。如课前邀请每位学生去超市搜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食品的价格并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自然的引入小数的概念,通过这种情景式的学习,让学困生的形象思维正确过度到抽象思维,产生正确的知识迁移。

2.3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学困生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最大程度的耐心和责任心,更要看待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的过程,重视成长过程,通过严格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重塑学困生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比如纠正学困生不良的坐姿,跟踪他的听课过程和解题的过程,随时矫正不良的学习状态,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以及执拗的理解思维方式等。除此之外,更要积极和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共同跟踪和监测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动态。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上,既要做到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做到胆大心细,严格要求学生。更要具备超乎常人的耐心和责任心,把学困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我相信终有一天,会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邓正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现代交际,2017(11).

[2]程之栋.小学数学教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