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的农村幼儿园管理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新形式下的农村幼儿园管理现状

陈红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池阳小学附属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基奠工程,为幼儿家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教育。幼儿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的好坏,更关系到我们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从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二是幼儿园教师工作强度大;三是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四是幼儿园没有专业的保育员;五是教师配备不达标。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 管理 保教

面对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让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一切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是主力军,提高保教质量要依靠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作为农村幼儿园,一般是孩子多,教师少,老师的任务非常繁重,责任也非常巨大,怎样才能用有限的老师来管理好这些孩子并能完成保教任务呢?

一、加强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作为小学的附属幼儿园,首先学校要加大办园力度,采用各种手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再次从细节入手,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争取做到保教相结合的原则,让家长满意、放心;最后我们应从教师入手,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言行举止,工作方式都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我们要注重教师的态度、行为、营造出一种健康、规范、有序的幼儿园保教氛围,加强课程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突出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特点,使幼儿园变成每个孩子真正的乐园。作为农村幼儿园来说,教师少,工作量大,只有让教师们达到最佳的组织状态和精神状态,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潜在能力,作为园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有事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大事要和老师们商量,使每个老师都有主人翁意识,把幼儿园当做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互相之间要以诚相待,还要把老师视为自己的姐妹,平时要和老师们交流,对老师们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关心和解决。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安全意识

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正处于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身体各个器官正处在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免疫力较差因此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求教师心中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时时处处以幼儿的安全健康为第一要务,保证幼儿的安全,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怎样让教师树立安全意识?幼儿教师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理解家长的心。踏踏实实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将心比心,理解家长,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把孩子放在幼儿园放心、安心、开心。幼儿教师要爱孩子,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更要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动力,才会甘愿无私的付出,把工作做好。其次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做一名幼儿教师,第一步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以便于因材施教。第三步要学会和家长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能配合老师工作,在家严格要求孩子,不娇纵孩子,这样教学活动会开展得更顺利,孩子会进步的更快。像我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温馨提醒、家园互动等,都是我们幼儿园和家长沟通的好方法。第四步是要有集体意识。独木不成林,滴水不成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共同进步,才能把幼儿园建设好!最后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具备了诚实、守信、自信、自尊、自爱的人,才是一个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好老师。

三、加强对幼儿教育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教育课程是在幼儿园的统一安排下所进行的一切有组织、有系统、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只有让家庭、家长很好的了解、认可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才会有效的进行幼儿园管理。我们要有目的地进行设计和引导,只有进一步的设计,才能更好的认识新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中,课程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划分不同的层次类型。当家长需求与幼儿园教育相违背时,幼儿园陷入了困惑,有时更会片面迎合家长的要求,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孩子学汉语拼音、识字、英语、数学等小学课程,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纲要》提出了五大领域的目标,组织教师学习《新纲要》,并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及发展状况,进行层层分解,使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明确具体,适合儿童的实际,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家园有效沟通,共同参与管理,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

(一)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的形式,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改用了家长座谈会、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又如:在小班新生家长会中,教师针对小班新生交往能力缺乏导致幼儿争抢或抓伤的现象与家长一起展开讨论,有部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被抓伤了很心疼,那肯定想要孩子“打”回去!觉得教师对幼儿管理不到位!而有的家长却觉得孩子年龄还小交往能力缺乏,也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动手是很难免的。我们成人应该要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交往,适应集体生活。此话一出,其他家长也都觉得很在理,都积极响应,很轻松地解决了家长们对教师的错误看法,这就是平等对话的魅力所在。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实现家园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为载体的小组活动,这样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工作,以加强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度,也更有效地团结班级其他的家长们。这样的形式,不仅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五、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 。

如:我们开展了区域游戏活动,每个班都设置了不同的区角,通过利用家长资源,老师收集了很多与区域主题相关的废旧物品,经过清洁处理后投放到孩子的区域活动中供孩子们操作探索,有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都加强了不少!由于家长的参与,我们的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这样的互动参与,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家园间的感情,也促进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能更好地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

六、应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能使教师减轻工作压力,激发幼儿园老师爱岗敬业的热情与动力,也只有好的学习环境,幼儿才能更好地学习。所以社会应给予农村幼儿教师多一点关爱和关注,关注她们的生存状态,倾听她们在基层工作的想法和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全社会去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为农村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教育环境,多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只有这样,农村的幼儿园才会办得越来越好,我们未来的花朵才会在偏远农村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