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探微

王志平

陈仓区西堡小学 陕西省宝鸡市 721300

【摘要】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该有所准备,这就是“有备无患”。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前置性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更能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前置性学习、前置性作业、有效学习、策略探微

正文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者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教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性作业不等同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作业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

我在语文教学中也一直坚持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而且效果也不错。但是前置性学习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但又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所有,同时课堂教学又不能成为前置性学习的题目讲解。那么如何把握二者的“度”?如何让前置性学习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现在就此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前置性学习重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就是: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就是以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1.前置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课堂变得更高效。

前置性学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前置性学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前置性学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

2.前置性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独自预习,这本身就是孩子自学行为的一种体现。前置性学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当然也伴随着同伴合作与互助。

3.前置性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生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边读书边思考,在前置性学习过程中他们将会发现很多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他们将投入到相关读物的阅读中去,这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4.前置性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部分学习目标在前置性学习中得以达成。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上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前置性学习,培养自己前置性学习的习惯。增加了学习的目的性,便于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二、当前前置性学习的现状

1、学生问题:

实际教学中,好多学生习惯了课堂上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学生满堂既要听又要记,忙于应付,或者机械地按要求完成,甚至是抄袭。文本上没有留下任何前置性学习的痕迹,更不用说对文本内容作思考探究。形象点说:水过地皮也不湿,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学生久而久之读得无力,习得无味,学得被动,不仅达不到前置性学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习惯。

2、前置性学习中的问题

有的学生课堂学习也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可是达不到老师预想的效果,甚至还影响了教学的进度。教师虽内心里认为前置性学习后的效果肯定好,但眼前课堂任务完不成,导致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于是穿着新鞋走老路。

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所提问题与文本风马牛不相及或超出课标范围。除了个别学生学习的态度有问题外,有的是虚假前置性学习或者不注重前置性学习,也有的是不会前置性学习或者曲解了前置性学习。

三、如何让前置性学习落到实处。

1、前置性学习不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了本子上。我规定学生必须要有前置性学习的本子,学生把每天前置性学习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摘抄在上面。

2、指导学生写好批注

小学生写批注大多是空泛的语句,唱高调,套成语,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课堂讲授课文时经常让学生划出句子和词语,再进行讨论,并要求他们在书页空白处写下说明和感悟。教师要积极引导,当众表扬、鼓励那些写出自身的真实感受之批注的学生,因为只有写出对课文字词句的深刻理解的批注,自学才是有效。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

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在前置性学习指导时,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抓课题 抓关键词(句) 抓课后问题

(2)、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 思想感情。

4、对于作文课的前置性学习,可用“提前积累前置性学习法”。

作文教学切忌无准备状态下进行习作。从习作材料的搜集,活动的体验,情感的酝酿等,教师应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做出精心地安排与准备,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可对习作要求进行改编,使学生能主动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工作。习作可从素材、语言、方法积累等方面着手做预习工作。

5、利用前置性学习展示,激发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兴趣

通过小组展示汇报、小组检查和教师诊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走进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四、前置性学习好的经验与方法。

1.先扶后放,引发兴趣

每次前置性学习除了一些常规的要求之外,我们根据课文的特点,制定目标明确、难度适宜、具有学法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前置性学习提纲。在课前提供给孩子们,让学生明确前置性学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得前置性学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了前置性学习的盲目性。刚开始进行前置性学习时,适当降低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不至于中下层的学生遇难而退。

2.表扬鼓励,诱发兴趣

多途径评价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时及时地给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教给方法,提高效率

总览单元内容目标。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有其共同的知识点和规律。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明确单元要点,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总之,通过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扫清了字词障碍,熟读课文后,进一步介绍作家作品的知识。如此,老师既可以借这样的环节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情况,也可以让他们享受到通过展示前置性学习成果而带来的成功喜悦。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其动手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促使他们今后能更积极更有效地去进行前置性学习。

【作者简介】

王志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1年参加工作,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堡小学二级教师。曾获“百姓学习之星”称号,电脑作品大赛优秀辅导教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教师,优秀党员。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多篇教科研论文发表并获奖。用心经营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引领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香。我相信,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着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