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园高品质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0
/ 2

以劳动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园高品质发展

倪玉兰

湖北省襄阳市实验幼儿园 441000

摘要: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园所特色的形成以及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源泉。在建设高品质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反复追问教育对幼儿的终极价值,以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契机,注重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课程建设 促进 幼儿园 高品质发展 

引言

在劳动教育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劳动对幼儿有本能的吸引力。幼儿虽然年龄小,缺乏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教师在基于园本课程和幼儿适宜性发展的基础下,应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内容,并在活动中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

一、以劳动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园高品质发展的意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劳动教育已经被摆在学校以及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位置了,也成为新时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因此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精神,幼儿园的劳动课程以劳动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通过认识劳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创造劳动,帮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时丰富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拓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途径,落实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操作中成长”。

二、以劳动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园高品质发展的实施策略

  1. 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科学化、体系化

劳动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来确定,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水平及需要。相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更应该强调劳动本身的生活性和游戏性,对技能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整体来看,幼儿园劳动教育目标的设立应该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入手,教师在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应灵活组织、逐渐渗透,最终构建起科学化的目标体系,使幼儿园劳动教育有据可依。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可细化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自我服务能力,热爱劳动,尊重和热爱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提高幼儿自身动手动脑能力,自主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1. 扩大劳动教育可利用的场所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并非仅限于活动室、区角等区域,劳动教育的空间可以通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最佳状态。事实上,劳动教育也不应该仅仅囿于园内空间,其教育空间完全可以以幼儿园为中心扩大到家庭、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乃至整个社会上的不同场所和机构来开展。所有微观的劳动教育系统相互联合,动态延伸,不断地向四周辐射,形成一个整合性的联动系统,为幼儿的劳动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载体,使幼儿在更加生活化的场所和空间开展多元化劳动。

  1. 多领域渗透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活动可以适当融合在其他领域活动当中,在不同的领域中也可以促进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比如:在组织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小主人翁的责任感,更好地实现班级自治。例如每周一次的集体劳动(擦小椅子、玩具柜等),以及值日生轮岗整理图书、拖鞋、书包、餐前准备、为植物浇水等,让孩子产生光荣感,不断强化其值日活动的责任心,在增强幼儿劳动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可以适时的合理的加入一些相关的劳动教育内容起到强化教育的效果。在语言领域教学中可以收集一些与劳动人民相关的故事,音乐领域中可以带领幼儿聆听一些歌颂劳动的歌曲,社会领域中引导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培养幼儿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和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惜。

  1. 建立家园合作模式,打通幼儿劳动教育的畅通途径

家庭教育是幼儿最早的教育,父母是幼儿第一任老师。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因此,幼儿园要与家庭建立畅通的联系,教师和家长要友好地对待和处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让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要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动手、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做,导致孩子的生活能力低,劳动习惯差。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培养幼儿的劳动素质。哈佛大学曾做过4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劳动和不爱劳动的幼儿成年后的犯罪率之比为1∶10,失业率之比是1∶15。对于这样有说服力的案例,教师可以与家长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因为幼儿从小在家庭中有了做家务、当报童、做小工等的过程,既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又锻炼了社交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对其成人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积极的影响。如果让劳动教育的意识从家庭中生长起来,让幼儿的劳动教育有了肥沃的土壤,那么劳动的思想就会在陪伴幼儿健康成长。

结束语

通过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不断的梳理与研究下,优化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主导者转化为支持者,引导者。提高了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在劳动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开展形成我园特有的园本文化积淀,促进园所的高品质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冬云.探析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J].家教世界,2020(27):26-27.

[2]李晶晶.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1.

[3]林玉春.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