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措施探讨

薛雨婷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抽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前预习作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体现更应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得到重视,这种课前预习对于开发学生的心智、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可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课前预习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预习兴趣

引言: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应当如何使用学习工具、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的方法,也就是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学会课前预习的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到更多知识,在课上与老师能够有更多的互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由于数学教学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学更加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容易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一件事情变为兴趣那么学生将会对学习会一直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尽管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也在大力的提倡课前预习,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升学率或者分数的制约,“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也只是变成了一句空口号而已,对于学生怎样学习,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学校或者教师已经制定了严格详细的学习计划,将学生的预习兴趣的培养扼杀在“计划表”中。数学教师应该借助课堂和教材为媒介,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学习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之前,老师可以准备十个新的笔记本,告诉学生来做一个有趣的挑战,怎样将这些本子分给同学一样多,可以让同学举手回答并且到讲台上来分。分别将本子分给1个同学、2个同学、3个同学、4个……当把本子平均分给2个或者5个同学时就正好分完,而当把本子平均分给3个同学时,还会剩下1个 ,当把本子平均分给4个同学时还会剩下2个,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发现10个本子在给不同的人数的同学分时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正好平均分完或者有剩余,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的知识,自己去寻找相关的答案。通过创设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为寻找答案而自主的预习学习。

二、明确预习目标

预习目标是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前提,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和动力。纵观我国现在小学生的上课模式大多都受老师讲学生听的束缚,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都将其作为正确的,一般不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固化了学生的思考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设立预习目标的高效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效果。从而充分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

比如在学习认识时、分的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在没一个学习阶段之前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钟表的构造包括“钟表有几根指针”哪个走得慢哪个走得快,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预习目标更具有指向性,可以指定课本的相关部分来学习认、读、写钟面上所显示的刻度。认识秒针的作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转换公式。第三阶段进一步强化阶段,这个阶段的预习目标可以更多的让学生放在实践思考方面,教师可以为同学布置一些实践性任务比如让家长协助考验学生的掌握运用能力,多去实践学生的时间认识能力,从而将理论转换为实践,为下一节课的更好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种设置预习目标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之不单单的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的主角,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同时要对其加以肯定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的兴趣,牢固的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智发育还未完全,对于培养课前预习能力还没有达到成人的学习和自律阶段,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和教授给学生预习的正确方法。就目前的教育方式而言,许多教师的认知还停留在低年级小学生不需要课前预习,小学生还不具备足以自学的心理和生理支持,故一直采用“直接灌输型”教学方式,学生直接接受教师的知识输出,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学生也认为只要将老师教授的知识死记硬背住,应付考试就可以了。长期以往只能是培养“应试型学生”,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同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才能培养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应当按照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并且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逐渐培养其预习的习惯。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步骤:第一,在教授角的知识之前可以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家庭作业,比如共同完成一个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的卡片进行上课展示,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增强其成就感;第二,训练学生掌握预习的步骤。预习的步骤一共分为四步,首先是读,将关于角的内容通读一遍,了解关于角的大概内容;其次是标,细读课本将角的定义、角的性质、影响角的大小因素、公式等重要内容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记出来;再次是练,再对角的知识初步了解以后可以尝试做课后相对简单有针对性的习题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预习的知识;最后是查,在发现习题中有不会或者是做错的,要及时回归书本检查自己哪里的基础知识薄弱。通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学生预习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其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也使学生逐渐养成自学的能力,在其以后的发展中也会受益良多。

四、教师和家长协同配合

想要激发小学低年级数学预习的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协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目前,由于学校对小学低年级数学预习的不够重视及家长的不配合,很多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因为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比较吃力。因此只有在家长和学校的协同配合,共同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完成预习阶段的工作,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认识方向的知识之前,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引发兴趣的问题“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哪个方向落下的?”“你知道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吗”“学校的操场在什么方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观察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回答,以留有问题的方式让同学们直接或间接的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其预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基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培养其预习兴趣,必须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会让其感到开心愉快才能更好的达到其效果,因此家长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家长需要协同完成,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预习任务,更容易产生信任感以及感受完成预习任务的快乐感,从而激发其预习的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继续研究和运用更有用的培养学生预习兴趣的策略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对自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自愿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发现,小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是可以培养的,而小学数学也是一门具有培养性和重点学习学科,通过数学学科加以正确策略的指导,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方法工具。

参考文献

[1]储艺.智慧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C].安庆师范大学,2020.

[2]王茂君.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C].西南大学,2020.

[3]陈晓娟.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预习探究”模式研究——以“0的认识”为例[J].教育观察,2019,v.8;No.22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