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设计 深刻体验----《压缩空气》的磨课心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3

精准设计 深刻体验 ----《压缩空气》的磨课心旅

林延华

浙江省玉环市城关中心小学, 浙江 玉环 317600

【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如何让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笔者以《压缩空气》一课为例,从课堂导入,实验层次、数据采集、实验手段、实验演示五方面作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体验 情境 数据 演示 删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浙江省教研室从去年开始,对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总的说来,是把有些知识结构体系,作了提前移位。于是一线教师在实践后,就有怨言产生,如把六年级的内容让三年级的学生来掌握,学生能啃下这些“硬骨头”吗?

其实,教师从一开始的理念上,就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存在着很在的偏差,也就是,教学内容提前,我们老师的教学目标还是原来的高度,从来不曾降低,对活动设计没有作根本性的改变,因此,要与时俱进,要改变原来的“问题式”探究为主模式为“体验式”探究为主的模式。在这个理念下,本人就《压缩空气》一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课堂导入是“直接引入”还是“情境创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古人的这句名言,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课堂引入该如何引?“引”在策略是什么?是让学生成为“知之者”还是“好之者”,甚至“乐之者”。[1]在《压缩空气》的磨课过程中,对课堂引入就作了两种不同的处理。

第一种处理:直接引入:提问:(指黑板)老师在我们三(6)班的黑板上写了什么字?

生1:无色、无味;

生2:看不见、摸不着;

生3: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今天这节课一起来研究空气的另一个特点。

上面的引入的方法,相信老师经常会用到,因为从操作上来说非常简单,适合所有课的课堂导入。从时间成本来说,也非常的节省,对教师来说,不过是履行程序的味道,对学生来说,除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地外,其它就没有作用了。而科学课中最重要的要让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求知欲,与后续探究活动的发生联系,上述的导入显然是在浪费时间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

第二种处理:创设情境:提问:先来一个小游戏(两手拿着一个篮球),指篮球,篮球里有什么?生1:空气;生2:压缩空气。

请仔细观察,老师双手把篮球球往里压,你会发现什么?

生1:里面的空间变小了;

生2:压缩空气有弹性;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压缩空气(板书课题)

借用篮球引入课题,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压缩空气,关于压缩空气的特点,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引趣激学,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因此,一个好课的开端,如何让生活实际与科学概念在时空上找到了契合点,这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二、实验教学的“扶”与“放”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设计尤为重要,科学课堂往往通过直观的实验活动,找到证据,用实证的方法让结论更有说服力,从而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就必须要整合现有资源、条件、精心设计各个环节,让学生精准通过实验发现现象,在一节课的实验活动较多的情况下,还要注重效率,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

在《压缩空气》这课中,研究空气能否被压缩的实验教学中,笔者第一次试教是这样的:

师:现在老师如果把活塞往里推,手不放开,你觉得推得动吗?

生:推得动

师:如果推得动,能推到哪里?请大胆预测一下

生1:5毫升;生2:2毫升。

师:如果把活塞往外拉呢?

生:拉得动

师:如果把空气换成同样多的水呢?能推得动或者拉得动吗?你再预测一下

此时学生的争议很大,大部分认为是可以的,可能是受了护士打针的影响。然后出示活动手册第6页,完成刚才的预测,明确要求,记录现象。

60012998015cc_html_b80e01786d10a81f.jpg

上述教法,按部就班,用教材的程序进行教学,作为学生的知识掌握肯定是没错的,但从教学的方法上,是教师推着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学生是被动学习,教学重点也无法体现,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并且压缩空气是有弹性的,而在实际的实践中,空气和水同时放在这里一起研究,学生会更注重水的压缩现象的研究。在研究水的扩张活动中,因为学生抽进的水有空气时,水也是容易往外拉的,就大大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此,就有了第二次的修改。

第二次试教:师:怎么研究压缩空气的特点呢?(拿着注射器边演示边讲,并结合课件)

1. 把注射器抽进10毫升的空气,然后用胶帽堵住注射器管口。

2.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记录你观察结果;

3.慢慢用力向上拉活塞,然后松手。记录你观察结果;

师:如何做好记录呢?(出示课件)

画出注射器的活塞位置

60012998015cc_html_f3b677c319759e38.png

教师重点讲解第二、三两幅图的操作过程记录方法。

5分钟后,指3个小组上台汇报实验过程和结论。全部完成后,教师说:如果改变一个因素,把空气换成水,其它做法一样,又会有什么现象与结论呢?

第二次试教明显地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是研究空气的特点,具体的操作、记录的方法、提示的要点,教师详细讲解,并对教材进行了调整,突出对空气的研究,把水的压缩实验先放一边,突出重点。通过实验,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特点研究,能从数据中找到证据,从而能得出清晰的有关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特点。

第二层是改变条件,把空气变成水,其它条件不变。让学生作对比探究,这时教师就不用再讲解了,放手让学生小组内讨论操作完成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扶放结合,轻重得当,实践表明,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实验数据是“采集样本”还是“全部收集”

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科学实验是要讲证据的,这就是“实证意识”,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尤其强调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重要性,而证据的许多方面要用到数据。良好的数据意识和实证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得到大量的数据,然而,教师在小组汇报时,只汇报1-2组数据,就急于得出结论。

如在研究空气能否被压缩的实验后,小组汇报时,一开始是这样教的:

师:谁来汇报刚才的实验过程?

小组1:我们组把空气抽到10毫升,然后用脱帽把针口堵住,用力推活塞,活塞只能推到4毫升,一松手,活塞会弹回来,说明空气能屈能伸。

小组2:将注射器吸满空气(10毫升),再将活塞往下按,在5毫升外活塞再也按不下去了,再将活塞慢慢松开,活塞就会慢慢弹出来,一直反弹到差不多原来的位置,说明空气能放大缩小,压缩后的空气有弹力。

小组3:我们组到空气 抽到10毫升,用胶帽堵住针口,再把活塞往外拉,能拉到20毫升这个位置,把手慢慢放开,活塞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空气所占的空间会变大。

师:大家的汇报很精彩,根据现象总结一下结论是什么?

实验后的汇报固然重要,但教师在3组汇报后,就让学生得出结论还是有点为时过早,白白浪费了其它小组数据,这可是鲜活的有力证据,教师该如何教学呢?

当小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1

2

3

4

5

6

7

8

向下推时刻度(毫升)









向上拉时刻度(毫升)









然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

有了全班小组的数据整理后,学生可以触类旁通,通过其它组别的数据作思想上的深刻体验,从而对后续结论的得出,呼之欲出。因此,笔者认为,关于数据的采集,应该是全班所有小组的实验数据,就是有极端数据的出现,我们正好可以作出解释和说明,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3]

四、实验手段要“传统演示”还是“演视结合”

科学实验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的演示活动相当重要,但不是所以的实验教师能够亲自完成,而且教师的操作不一定规范,这时微课视频的引入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如在解释空气为什么容易被压缩的活动中,笔者是这样实施的:

师:通过科学家研究,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可以用一个个小O表示空气微粒,60012998015cc_html_655350f913ae3440.png

思考:当空间变小时,微粒会怎么变化?

当空间变大时。微粒又会怎么样?(画在教师发的记录单3上面)

于是学生有了各种画法:

60012998015cc_html_42422cfa8ee32fa6.jpg60012998015cc_html_a80a1476c9f9ad41.png

两种画法较为典型,前者认为:空气微粒是没有漏出去的,只不过微粒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后者认为:空气微粒会变少了,会压扁了几个,当把活塞往外拉时,空气微粒又增加了,双方观点争执不下,空气在针管里看不见,怎么办?传统的演示存在明显的弊端,换成实验微课视频,就会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采用“有颜色的气体”进行压缩实验,使学生明白了,通过观察到颜色深浅的变化,立马体会到微粒间距的变化,从而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使学生对空气微粒间距的变化有了深刻的体验。

五、教材内容要“按部就班”或“适当调整”

新课程标准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删减,挖掘,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

在对水的特点研究过程,经过几次试教,学生在抽10毫升水的时候,总是有小组抽进的不完全是水,还带有空气,这使得学生在实验时,把活塞往外拉时,就很容易地把活塞往外拉,全班有3—4个小组拉到的刻度是20毫升,其它小组也能往外拉出几毫升,这样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了,尽管教师作了解释,水里有空气,所以能拉出来,说明水是不可被压缩和扩张的,但是太过于迁强了。

针对上述困境,笔者也作了改进,如强调抽水时要把针孔一直放在水里,等抽好了再拿出来;还有水抽多点,抽好了再把活塞向前推到10毫升,但这两种方法试了之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再者,纵观本节课,活动较多,认识注射器→压缩空气实验→水压缩实验→画出微粒实验→制作压缩空气枪,这5个活动中每个活动要落实到位,试教时间要近50分钟才能完成,整节课的感觉是:活动多,而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少了。所以,笔者认为要删减掉一些活动,如压缩水的实验就可以删除不做,好处在于避免了因实验过程的不当操作,造成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误会,节省了时间,再者从探究压缩空气后,直接到空气压缩原因的探索,从课堂结构说较为顺畅,学生内在的知识体系形成就较为完整。

小学科学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暴露出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普遍反映是越来越难上了,因此,笔者认为,对教材一定要作必要的处理,删减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也可适度增加趣味性的拓展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新教材的内容要作适度的删减和调整,教材的编写者的目的是给学生方便独立自学用的,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在以“强调体验”为理念下精准实施,学生就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章美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38-139

[2]吴静娟,小学科学课中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实践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1)

[3]李玲玲,小学科学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8(3):47-49





作者简介:

姓名:林延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10.17;邮编:317600;籍贯: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学历:大学本科;民族:汉族;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城关中心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