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探讨

马菊鑫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馆 

摘要:当今时代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舞蹈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基层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基层文化馆作为基层地区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基层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基层文化馆在日常的场馆活动中,应该将舞蹈的编排作为一个主要内容重点发展,以此来助力基层文化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舞蹈编排

在经济生活日益富足的当前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也越发明显。基层文化馆作为基层文化的公益性机构,为人们文化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因此,群众舞蹈的编排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文化馆的资源,从音乐的选择、动作的组合、道具的使用这三个方面出发,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做出更科学、更系统的改变,助力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合理选择音乐

音乐的选择是否合理,与舞蹈的结合是否紧密和谐将会直接影响着一支舞蹈的最终呈现效果。且音乐的选择是舞蹈编排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对舞蹈的整体感觉和大致走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群众舞蹈编排工作时,需要注意选取与舞蹈效果相适应的音乐,为舞蹈增添色彩和意境。

例如,群众舞蹈编排时选择的是中国古典舞、古风舞等带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舞蹈,那么首先在音乐的选择上,也就必须选择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感觉的音乐来与舞蹈相配,从而达到二者的和谐,以便于更好的提升舞蹈的表现效果。比如,可以选择我国比较经典的歌曲《茉莉花》,来作为古典舞的伴奏音乐,让优美淡雅的歌曲来为古典舞的表达增加韵味。而《茉莉花》作为我国民间的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得到了大多数的人都比较认可,这大大减小了舞蹈编排的难度。其次,在具体的编排工作开展过程中,编排者还可以根据具体舞蹈呈现效果的需要,自行剪辑音乐。以此来帮助基层群众深入理解舞蹈暗含的内在含义,激发他们充足的创作潜力和表演能力,来为整个舞蹈表演的编排工作提供音乐上的保证,助力最终舞台表演的完美呈现,为基层文化的发展增添能量。

在开展群众舞蹈编排工作时,编排者始终要把握好“群众性”的原则,尽量放弃那些高深、典雅的曲目,而选择一些贴近基层群众生活、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曲目,让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表达的音乐,以此来为群众舞蹈的发展提供创造良好的音乐基础。

二、科学组合动作

舞蹈动作是一支舞蹈表达最直接的方式,舞蹈者在舞台上根据音乐和情感展示出不同的舞蹈动作,可以将舞蹈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内涵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现场观众,让观众达到与舞蹈内容、情感的强烈共鸣,以此来感染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众的文化素养,为基层群众舞蹈文化的不断发展创造群众基础。

这里我们还是以古典舞《茉莉花》为例来展开分析。《茉莉花》这首歌曲的主要内容是在形容茉莉花的优点以及它给人们的长久影响。所以,在进行群众舞蹈的编排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茉莉花”这一关键元素,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些与“茉莉花”相关的舞蹈动作。比如,舞者将双手微微张开模拟成花朵的样子,通过缓缓转动以达到“动态”茉莉花的效果,向观众直接地展示茉莉花的神韵。其次,可以在整个舞蹈中设计一些优美的转圈动作,用舞者的舞姿来展现茉莉花的美感。再者,众多舞者在舞台上的站位,可以巧妙地设计成一朵花的形状,甚至可以从一朵逐渐变成多朵,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通过舞者不同的舞蹈动作,将茉莉花的形态、韵味活灵活现的展示给观众,以得到观众的认可和鼓励,为基层群众舞蹈的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舞蹈动作是最能表达出一支舞蹈内在含义的方式,但群众舞蹈编排工作者在设计舞蹈动作时,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舞蹈素养和水平,过低水平的动作设计,会让观众觉得无趣,但过高水平的动作设计,又会给舞者造成太大的困难,不利于整个舞蹈的效果呈现。因此,舞蹈动作的设计,需要编排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组合以达到更高的舞蹈水平。

三、适当运用道具

在舞蹈表演中,道具是常常会使用到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具的适当运用,对于舞蹈的表现效果来说,可以增添一笔有效的色彩。因此,在群众舞蹈编排时,要注意道具的适当选取,挑选一些操作简单、款式新颖、能吸引观众的道具来增加舞蹈的表现力度,为舞蹈增加光彩。

同样以古典舞《茉莉花》为例,古典舞对于服装的大致要求是简洁、大方,不会有过多的浮夸装饰。所以,舞蹈编排工作者如果想为舞蹈增加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就可以考虑从舞蹈使用的道具入手。比如扇子、手花、彩带等,都是常用的舞蹈道具,舞蹈编排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舞蹈的需要进行适当的选取。比如,我们在编排《茉莉花》这支古典舞蹈时,根据舞蹈情境中关于茉莉花这一元素的需要,选择以茉莉花为主要装饰的古风扇子,就显得很适宜整个舞蹈的基调,而彩带和手花相比而言就没有那么合适。所以,关于《茉莉花》这支舞蹈,编排工作者在选取道具时,可以将扇子作为道具的主要选择之一,且在扇子上可以设计一些与茉莉花相关的花朵元素,以增加表演扇子的独特性,来为整支舞蹈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舞蹈中道具用对了是对舞蹈的加分,用错了则是会造成整个舞蹈的不和谐,对舞蹈而言是一种减分。因此,在开展基层群众舞蹈的编排工作时,必须严格根据舞蹈需要和音乐配合选择合适的、有特点的道具来配合整个舞蹈的表达,以增添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基层舞蹈文化的发展助力。

基层文化馆对于群众舞蹈编排工作的开展,需要从音乐的合理选择、动作的科学组合、道具的适当运用,这三个方面科学、系统地做出相应的改变,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基层群众舞蹈编排工作者在开展相应的工作时,需要根据群众反馈的需求和建议,始终坚持积极、健康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文化活动的需要出发,编排出真正能反应人民大众生活的、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为人们所认可的群众舞蹈,以此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基层群众的精神力量,为基层文化的发展增添力量,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铭芬.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析[J].大众文艺,2016,(20):4.

[2]向锋.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59-60.

[3]颜庭梅.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