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写景状物类散文德育价值的教学路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3

实现写景状物类散文德育价值的教学路径思考

林超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 上海市 201620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丁香结》的解读与德育价值的发掘来尝试发现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教学方法,思考其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通过解读文本来领悟文意;以意逆志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立足学情,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的效果;最后则是同一类型散文的举一反三,能够对写景状物类散文融会贯通,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笔者将以上这些过程归纳为“养、正、达、融”四个环节。

关键词写景状物 文本解读 学科德育 立德树人 教学路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课文《丁香结》是一篇细腻雅致的散文,作者借丁香把自己对于世事的感受娓娓道来,有愁怨,却坦然从容,哀而不伤。本文致力于解读《丁香结》,并由此扩展到这一类型的写景状物类的散文,尝试构建一定的教学路径,实现这一类文章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养——解读文本,领悟文意

由远及近的丁香,由淡而浓的香气。《丁香结》的文脉清晰自然,前三节中写了三处丁香,从城里写到了城外,又写到了窗前。初读之下觉得地点有些无序,但结合作者当时所居住的是北大燕园,那就一目了然了。城里自然是北京老城,城外则是北京的郊外,在郊外燕园的作者在春来之时一抬头望见那雪白的丁香,意识到这丁香伴着春光,照耀着她的文思和梦想。如果继续读下去,可以发现作者在倒数第二节才在恍然间终于见到、明白了丁香结。由此看来本文的文脉在于作者与丁香的距离,先是物理上的距离,再是心理上的距离,由远及近。

伴随着距离的变化,作者所描绘的丁香也自有其着重之处。远处的丁香着重写其整体,近处的着重写其细节,到了第三节时已经写到了它别致的花型,第五节写到丁香结已是细致观察的结果了。观察的距离越来越近,作者笔触越发细腻。相伴而至的则是丁香的优雅的香味。文章第一节中所写的丁香着重视觉,香味则完全没有涉及,到了第二节则是“淡淡的优雅的甜香”,而下一节更近一步已经是“香气直透毫端”。距离越近香气愈浓,清新自然。第三节落笔句是“照耀着我的文思与梦想”,由此过渡到下一个部分——心中的丁香。所以,第四节之后所写的丁香已经很难说是实物的丁香了,而是人文化了的丁香,是作者审美意识下的心中的丁香。这时候的丁香象征着生活中的愁怨与问题,这些生活中的不如意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着一个。

最后,作者不由的感叹“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结尾的这句话的语气是值得玩味的,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为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但笔者也读出作者心中的无奈,原因有二,一则语义承接了前文“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后一句的语义却突然转向,不再忧郁而突然豁达,这份不期而至的乐观是让人怀疑的。笔者更愿意把结尾理解成一种调侃与自嘲。再者,原文的结尾原来还有一节——“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此节所表达既有时光流逝的伤感同时又有些许的埋怨。所以,前一节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乐观豁达。而是体会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后的释然与妥协、自信与优雅。

面对这样一类写景状物类的散文,我们不禁要问它的德育价值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我们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对于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解析文脉,领悟文意。从作者的行文思路中、语言表达中品读出其中的德育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养”。孟子说:“我善养我浩然之气”,语文教师也应善于“养气“,培养对文本细品深读的习惯,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而非贴标式的简单解读或者人云亦云。

二、正——知美育德,以意逆志

身心健康不仅仅是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真正豁达是在苦难哀愁之中依旧保有一颗感悟世界美好的心灵——审美意识。所以,课文《丁香结》的德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即使你身处一个个困境之中,我们依然可以去留意发现身边的美好,依然可以诗意的栖居在这个世界之上。

由此,本文另一层的解读在于作者对于美丽的感受与思考。在由远及近的描绘丁香的过程之中,作者只是感受到了丁香外在的美丽,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美丽里也凝聚着无数的问题与哀愁。所以第五节中,作者讲出了内心中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当她一次无意间见细看了丁香时才恍然大悟——丁香原来是一个个小小花苞,恰如一个个盘花扣。此时作者对丁香的理解才有了质的飞跃,她终于明白丁香负担着古今多少诗人的愁怨,而古今多少文人的哀愁也都借由丁香的美得以化解。

此时作者对于丁香的理解更深一层,美丽不单单是外在美的表现,更是在一颗颗苦难中,通过审美、品美来求得宽慰的心灵的集结。文末的那句“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或许就是一次次不顺心后的释然与妥协,更是在发现自然之美、品鉴生活之美,感悟哲理之美后的自信与优雅。

可见,我们在深入细致的解读文本之时,可以通过“以意逆志”的方式来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在理解的过程之中发现此类文章的德育价值,并把它提取出来,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正”。当然这种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方式还可有许多,比如知人论世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三、达——立足学情,格物致知

对于此文教学路径的探索是建立在六年级学生的学情之上的,前文的解读也许并不完全适合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所以,“达”的关键在于根据这个年级、班级的学情,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六年级正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年级,针对本年级的学生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首先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于丁香细致而有序的描写,感受作者由丁香花的色、形、味的特征展开丰富联想。从学科德育层面来确定目标的话,应当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体会与感悟与眼前具体的事物相结合,在学生感受到描绘丁香之美的基础上的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融合自身体会感悟来欣赏身边的景物。这份健康的身心也应该是《丁香结》带给学生的财富。

所以,针对这个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的关于写景状物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归纳为两个环节。首先是“格物致知”,面对此类散文首先是体会和感受文中作者对于景物的细致描绘,梳理出作者的写作脉络。作者在描绘丁香华的形象时,分别从视觉、嗅觉突出了丁香的颜色、形态、气味,对丁香花既有写意式的色彩描写也有对花形的细致刻画。

第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其德育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诚意正心”。此处可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正确的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感受文章中细致的描摹精心的布局,来匡正自己对于外物的理解,以审美的眼光来关注景物,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由此来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如教参中所说:选编《丁香结》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爱恋之情,并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眼前事物引发联想,从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体悟到,身心健康应该像《丁香结》的作者一样,并没有被丁香的愁绪困住了心灵,而是为作者平添了一缕浪漫的诗意,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个个“结”时,显得那么从容自信,无惧无忧。这是此类散文独特的德育价值。

所谓“达”的涵义就是在这样一个学习写景状物类散文经历之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们“格物致知”,最后达到“诚意正心”的过程。

四、融——融会贯通,立己达人

此类写景状物类的散文在部编版中较为常见,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梁衡的《壶口瀑布》,甚至是文言散文周敦颐的《爱莲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可以尝试用此类阅读方法来进行教学。首先尝试用“格物致知”来细致把握作者所描绘景物的特色以及蕴含其中的方法。比如《壶口瀑布》枯水季节第二次看黄河可以试着先理清作者游踪,从河底走到河心,再观龙槽,最后是赏壶口,从而对壶口瀑布的水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描写。从磅礴的声音到集纳了海、河、瀑、泉、雾的多种形态,从丰富的修辞到恰到好处的用词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丽。

但单纯的品词析句,循迹赏景,还不能完全展现《壶口瀑布》的德育价值,“诚意正心”正是我们努力的尝试。于是我们在文中读到了“黄河博大宽厚,柔中带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文末的黄河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化身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此时,我们感受到作者真正的“意”不在于景色的重现,而是民族精神的展现——在磨难中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如果老师们能够带领学生走到这一层的理解,学生们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口号之上。因为有前面“格物致知”的铺垫,更有研读课文时“诚意正心”的体验,所以,这堂课上所达到的德育效果是值得期待的。

文中所提倡的立德树人,仅仅靠一两篇文章的积累是无法达到这样的育人效果,所以这个章节标题中所提倡的“融”就是指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丁香结》《壶口瀑布》等一系列文章的学习,把握这一类写景状物类散文的学习路径,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路径引导下,在学生的探索之中才达到真正立德树人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通过《丁香结》的解读与德育价值的发掘来尝试发现此类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教学方法,思考其德育价值开发的路径。于是养、正、达、融这四个字成为笔者思考和探索后的一组关键词。 “养”意味着充分解读文本之后能够清晰理清文脉,深刻领悟文意;“正”则是通过以意逆志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达”的关键在于立足学情,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的效果。最后单篇课文的德育效果是无法长久的,深刻的,所以真正要做到“立德树人”,就需要学会“融”——务必能够对写景状物类散文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同类型文章中借助相似的路径发现每一篇文章独特的德育价值。这样一条路径符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所以我们提倡引导学生努力在语言文字和文本逻辑中进行思维的掌握与转化。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侧重其品格的锤炼,发展其自我察觉能力,养成其健全的人格,这样一条路径正是基于初中生的特点所开辟的。

同时需要补充的是“养、正、达、融”这个过程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的融合,四个环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师生对景物细致分析,品词赏句,联想迁移,生成感悟,这样一系列美妙诗意的解读本身正是语文学科德育的独特路径。

当然,传统意义上养、正、达、融并不仅限于此,《易经》中的“蒙以养正”、《论语》中的“立己达人”也与本文解释并不相同,它们的解读也理应更加宏大与广博。可以说这种用语文教学路径的角度来赋予这些关键词于新意义的尝试本身就是一场冒险;此外,在面对一些独特的写景状物类文本时,这条教学的路径也许并不能走得深入和适切。这些不足都是笔者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地方,然而笔者始终坚信语文教师在德育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另辟蹊径,伐竹取道,在共性之中寻找个性也正是语文学科德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新编语文与课程教学论》,倪文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

《风庐散记》宗璞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学科融合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李岗 陶礼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