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思政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3

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思政的教学研究

李彦蓉

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大学 341000

摘要:办好思政教育,切实把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是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思政教育在各院校中的实施是依托教学作为载体,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各类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兴起的新模式,打破地域和国界、以网络媒体作为载体、实现了人机间的多向互动。本文探讨如何通过网络课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对中学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思政教育;英语教学;网络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该讲话引起学校师生热烈反响,积极倡导实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教育不仅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也应该从中小学牢牢抓起;不仅只有思政课教师是思政教育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各科教师也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引领作用。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坚持学校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对各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作出了9条措施安排,强调各校要保障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等。学校的在线网络教学不仅在疫情期间可以达到和线下教学同样的效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来全国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领域而推动的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本文分别从意义、要求和实践途径三个方面思考如何在中学英语网络教学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对各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1. 在英语网络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中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批示精神,以思政课建设为引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各校的引导地位、办好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落实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网络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趋势。教育部也强调,为支持各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3]

在众多课程中,英语作为必修课,授课学时占比高、教学内容涉及广、工具性和人文性强。客观上说,英语网络教学是一个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且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如环保、健康、亲情友情等正确价值观,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各中学根据教育部的指示,英语网络课程并不是直接了当地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把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结合地方特点和学生类型开发相应的资源,包括防疫知识、英雄事迹、红色教育、专题教育等,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丰富多彩和人文意义,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 推进思想引领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人才建设。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和期待。”[4]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两个要素,教师是学生正确思想塑造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不仅要汲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要学习教师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中国人。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通知后,全国各中学积极开展各种网络平台,各科教师着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1. 推动教改创新

“互联网+”下日新月异的教学手段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传统思政教育下普遍为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经常左耳朵进右耳多出,没有任何吸收的效果,并且其他学科教师更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思政专业课老师完成。网络教学不仅可以克服这些弊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并且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具有便利性、广泛性、跨学科性,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主体多样化、交往平等化和交流自由化的平台。

  1. 实现文化育人

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凸显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以文育人,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学英语教材蕴含很多潜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英语文化更丰满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引起学生心中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共鸣,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Unit 6 主题内容为 Cultural differences,通过学习对比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礼仪文明,感悟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激起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欲望。在教材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提前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国家的相关信息,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并且网络上生动形象的插图、幽默风趣的文章、形形色色的评论,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同时教师也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云”活动,为学生提供平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教育学生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西方文化,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大中小英语网络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要求与实践

  1. 尊重英语学科的实质特征

英语作为一门“隐性思政”课程,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并注重课程的文化特性,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高德毅,宗爱东,2017)[7]。首先,英语学科覆盖面广,涉猎领域多,应用性强;其次,英语学科包含的题材丰富多样,并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优势都有助于思政工作在英语课堂中的开展和实践。同时,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英语教学不再只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师可通过慕课(MOOC),超星,雨课堂等平台发挥英语学科优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疫情面前,很多英语教师利用网络教育,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们了解疫情防护的基本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就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英文日常话题展开讨论。也对中学生的假期作业进行指导和辅导,做好网上教学的准备,保证学生身心和学业都健康发展。同时各大网络教育平台都开通了免费英语网上课程,指导学生们选择性地参与到这些丰富的网上课堂中来。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把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科特征的思政教育体系。

  1. 注重课程的优化结合

笔者认为,除必要的语言知识教学外,课程内容上要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并贯穿外语教学始终。2019版高中英语人教版新教材中语法练习和活动设计的原则上,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语言学习的“空壳化”,要体现语言知识学习是为表达语言意义服务的,引导学生探寻活动主题意义与自身的关联,以及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英语课程的单元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深入挖掘,在已有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收集材料不断拓展和延伸。教学过程也不只局限于教材教学,而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资源拓展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主体性,体现于他们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进行资源整合,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构建创新型课堂思政体系。英语教师不再只局限于使用教材渗入思政教育。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5 Mandela内容为例,本单元主题是伟人精神,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发布课前任务:请同学们上网收集关于曼德拉生前政治工作方面的报导和优秀事迹,围绕第五单元主题,在教授词汇、阅读时,可采用三步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重点词汇等,之后教师可针对重点段落或词汇进行释义,最后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解释其他词汇的含义,并理解全文大意。结合课前学生收集整理的相关词汇导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并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敬曼德拉,学到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告诉学生个人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生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这样进行教学,不仅是对思政课程的有力辅助,而且也对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而且能深化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英语教师也可以根据热点信息,针对教学需要,拓展学生词汇积累,比如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也可以就一些国家在看待新型冠状病毒的问题上和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立场,维护本国利益。增强对国家政治文化的了解,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因此,教师不仅仅可以通过教材,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校也应采取一定得措施,改变一些老师传统的观念,让教师明确中学英语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能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爱国意识,全面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1. 强化教师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意味着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就像一种催化剂,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不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干扰,产生消极影响,反而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高度一致的教师素养,全面育人的能力,要不断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注重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力结合,做到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后,学校也应为教师们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全面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我国思政教育发展现代化变革。

  1. 结语

中学构建思政教育体系,既要强化显性德育课程内容,也要创新隐性思政教育形式。

在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了建设思政教育体系,应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使得学科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实现有机衔接。但通过对目前中学英语网络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分析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考量。比如如何使专业学科教师对思政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如何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何避免提倡课程思政教育只是“三分钟热度”?是否这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过高?因此,通过网络课程在英语教学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并非一日之功,社会、学校、教师应合力进行教学改革,在思政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推动英语教学的创新,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培养出有道德修养、热爱祖国、文化修养高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央视网.习近平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点.[2016-12-09].

http://news.cctv.com/2016/12/09/ARTIpLqQSZCLXX17PuXFYw3J161209.shtml

  1. 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Z].2020-02-12

  2. 人民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2017-07-25].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725/c40531-29425744.html

  1.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1.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1. 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7]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