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段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段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刘蓉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意识的一门学科,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美术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也逐渐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是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 创设情境 学习空间

【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论热议话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创意思维、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判断能力。本文重点论证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研究为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的重要性。

【正文】

  1.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可运用在各个学习领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搭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想办法营造情境,让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充满期待的心情学习。如:在进行《威武的盾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找到一些关于盾牌的图片视频,或者道具,课前给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进入情境中,从而为接下来要进行的教学铺垫。让学生亲自触碰和玩耍盾牌道具感受盾牌的造型,并总结其特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好奇心,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充满积极性。

创设美术教学环境,营造艺术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身处其景感受美术的氛围并沉静于此,从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上都起到了转移作用,让其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教学当中。如在进行《娇艳的花》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自己手工制作的花带到课堂当中,对教室进行布置,教室因此而充满了艺术气息,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通过教师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想要创作出一样的艺术品甚至更美的,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提升,在美和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使得学生创造思维得到发散,进入探索和创造的渴望中。

  1. 弱化技能技巧的训练,加强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建立主线式教学

当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转向一种文化学习。其目的首先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了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真正的美育是日复一日对孩子心灵的润泽,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化”的美术课。例如:《绘画的游戏》一课中,课本上提示的一句话“随意的一根线条”。老师把它假设成人生的一次旅行。以

孩子自己去旅行为主线。将堂课贯穿起来层层递进。始终以启发学生贯穿始终,育人育心。

(二)借助信息技术拓宽教学的空间 决定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环境的创设,小学生受环境影响因素会很大,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降低环境这一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使得环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拓宽教学的空间,对课堂教学只是内容进行延伸,如在进行《恐龙世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恐龙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在教室中也能感受恐龙世界,从而营造教室空间上的延伸感,不仅缓解了课堂教学的乏味和枯燥,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另一方面,除了教室教学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更多学习空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更趣味化和多样化的美术学习天地,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学习空间,可以参观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艺术来源,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场所更多样化。

(三)注重“思维方法”、“心理品质”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一系列感官系统来创作的过程,能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有趣的蛋壳造型》。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进行人物、动物形象设计、材料加工和利用方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就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起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拓展学习空间,利用课前对材料进行探究,挑选出适合本节课的工具材料。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设计稿。课中,老师组织学生分享、交流、由学生自己组织评价。教师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灵活评价以及正面引导,充分信任学生。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再走出教材。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策略应该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真正的美育是日复一日对孩子心灵的润泽,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化”的美术课。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感性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通过一些列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穆茜.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美术和谐素质浅谈[J]

  2. 李永刚.小学美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研究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