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薄弱学校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浅谈薄弱学校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陈永安

湖南省岳阳市第四中学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多元化发展,各院校招生竞争压力大,一些较好的生源被私立院校招录,导致一部分学生生源质量较低,从而出现薄弱学校这一说法。数学作为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薄弱学校学生就会出现畏难厌烦等不良情绪,加上学生受其固定性思维和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影响。为了不断提升薄弱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元化、丰富化、科学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一系列困难。

关键词:薄弱学校 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提升策略

引言:针对薄弱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篇文章基于薄弱学校实况,对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薄弱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薄弱学校而言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旧选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学习能力就弱,面对如此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底下,并且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再加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使用错误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知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一种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这样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但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再加上教师课堂教学并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所教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有时本来只需要初中生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但是老师非得抓住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反复地向他们讲解,他们并不能理解那些抽象的语言,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薄弱学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策略探究

(一)采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指的就是在班级授课制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遵循因材施教的选择,满足班级当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无论何种层次的学生,每堂课程学生都能收获一些知识,学生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相关知识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追求教学速度,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先前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什么是数轴,如何通过数轴表现有理数?通过复习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基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加减法时,就可以给予学生自主理解内化知识的空间。此时教师可以按照学习层次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在每个小组中同学们学习基础基本相同,同学们更愿意与同基础的人交流。教师这时可以深入到小组当中去,同学们按照学习基础划分小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师,知道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重视。完成小组指导后教师可以设计递进式的问题,如询问学生有理数加减法有多少法则时,就可以叫基础教育较弱的学生来回答,询问一些基础性有理数加减法试题时,可以叫中等生回答,询问综合性问题时,可以叫优等生来回答。这样一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慢慢的学生就会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二)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点内容较多,包括概率、几何图形、函数等知识,在中考考核中知识点都是以综合化的形式呈现,考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思维导图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整体化、清晰化的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各知识点之间都具备一定的联系性,这就需要学生全面灵活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对于薄弱学校来说数学学习最大的弊端就是未能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针对此种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薄弱学校初中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初始环节,教师可以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框架,课堂中每讲解完成一个知识点,就往思维导图框架中填写一个知识点。一堂课程知识讲解完成就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所学知识,同学们觉得思维导图非常直观清晰,纷纷拿出笔进行记录,慢慢的学生就能养成绘制思维导图的习惯。一章数学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方式汇总知识点,将有联系的知识点都呈现在思维导图当中,在做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思维导图,寻找与之相关知识点,逐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虽然数学问题灵活多变,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基于数学基础上设计问题的,只要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就能正确解答这些数学问题。因此在薄弱学校中若想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解决数学题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通常情况下学生看到篇幅较长或者数学符号较多的问题,内心就会不自觉的产生畏惧。对于此类数学问题而言并不是篇幅长数学符号多的问题难度就大,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步骤,一步步进行分析就能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看到数学问题要判断其大概属于哪一类型,是几何问题、函数问题还是概率问题,用笔超标出题目认为有用的条件。其次学生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在大脑中搜寻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再带着知识点再次审题,找到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教师要重视学生基础教学,在一定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审题,但不一定需要做题,逐渐引导学生形成做题的感觉。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采用激励政策,设立学习目标

虽然薄弱学校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低,但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十分聪慧但自控能力较弱,有的学生很努力但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有的学生畏惧数学学习。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分别引导学生设计学习目标,采用激励策略鼓励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比如一些学生课堂中活泼好动,总是管不住自己想要说话。教师了解到学生十分喜欢户外体育运动,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达成共识,如果此名同学能够做到十天安静听课,并且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就可以奖励同学户外运动,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跳绳竞赛。体育竞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慢慢的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定制数学学习目标,不断细化学习目标,可以分为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只要学生能够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就要给予其鼓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没有完成学习目标时,教师也要耐心指导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爱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结束语:总而言之,提升薄弱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多方法,需要输血教师用心钻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最为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惠.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48-49.

[2]包宇嘉.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46-47.

[3]张玲.浅议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1):129-132.

[4]张丽萍,葛福鸿.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2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