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探讨

刘珠占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里辛街道教办 山东 济南 271100

 【摘要】:本文简述了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并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际生活等方面阐述了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的具体策略,逐渐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引言: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法律意识。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能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前提下,融入简单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树立起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为在对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方面,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融和能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体现出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互相依存特征,当问题突破了道德的底线时,需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规范,同时法律涉及不到的区域,需要依靠道德的力量进行弥补。因此,在教育上将法治教育充分融入到道德与法治当中,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其心灵成长[1]。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策略    2.1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维护法律尊严    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找出其中的法制教育点,将其中包含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现出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充分和法治教育相融合。例如:在讲解“祖国的生日”这一课时,笔者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为法治教育的出发点,引用了宪法中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国徽是五星围绕着天安门,周围遍布着齿轮与麦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宪法中的内容,并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感悟。同时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渗透:“宪法是我国具有最高级别法律效力的法律。”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出法律的威严性,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上,能够尊重法律的威严,重视教育学生对国旗的热爱教育,不断将宪法中传达的精神埋种在学生心中。通过课堂上将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充分融合法治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法治内容的熏陶。    2.2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二者互相融合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将其有效利用,在授课之前收集各种视频和图片等信息,精心准备课件,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并将法治教育渗透其中。例如:在讲解“大好山河”内容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祖国的名胜古迹、秀丽山河向学生展现出来,并向学生播放了歌曲“中国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祖国之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时,可在课堂中渗透法治教育,如:倡导学生在出游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文明出行,保护环境,不要破坏公共设施,在日常行为上时刻遵守法律。    2.3从生活中感悟法律的精细性    法律的产生过程是遵照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还能对人们的生活起到规范的作用。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生活将法治教育融入教学当中。课堂讲解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况,让学生可进行更真实的感知,并且能在生活中接触到实际的教学内容,以贴近生活的法制教学案例,不断引导学生体会身边的法律现象,从而将法治教学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生活感悟到法律的严谨性。例如:在讲解“欢喜庆国庆”这一内容时,书中有人民币的教学图。笔者在讲解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了解人民币,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会使用人民币,但是大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吗?”然后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爱护人民币的方法。然后笔者在教学时引入了刑法内容,在我国的刑法中,第20条规定:人们币出現破损、污染等情况时,可到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兑换,并且由银行对破损的人民币进行回收以及销毁。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爱护人民币不但是每个公民的道德准则,更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2.4引导教育感悟法律的严谨性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应时刻将法治教育作为教育的导向,不能将所有的道德准则以及法律规则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使用震慑的方式达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法律的正确感知。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利用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法律的严谨性。    例如:在“上学路上”的教学时,课本中给了四个栏目的内容,第一个教学场景为学生上学经历的不同地点可能面临的危险,教导学生安全走入课堂。第二个是教导学生不能在马路、公交车等地点进行追逐和打闹,要养成安全意识。第三个是在上学的路上虽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在各位爱心人士的全力帮助下,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第四个是了解交通信号,教导学生在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为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交通信号灯的功能,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笔者将法治教育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我国的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个人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并向学生讲解交通信号灯的组成形式,分为红灯、绿灯、黄灯,其中红灯代表的是禁止通行,绿灯代表可以通行,黄灯代表警示。此外,还可在课堂中对实际的交通场景进行模拟演示,或者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编写和交通安全有关的儿歌,让学生真正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交通规则[2]。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融入法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维护法律尊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二者互相融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法律的精细性和严谨性,加强法治教育在其中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8(27):67.    【2】 唐正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