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白裤瑶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提高白裤瑶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究

覃娜

覃娜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中心小学547215

【摘要】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县和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南丹县的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八圩、里湖、城关和芒场四个乡镇。白裤瑶学生在朗读方面能力偏低,困难较大,存在不少缺陷。而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朗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本文将立足于白裤瑶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对提高白裤瑶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白裤瑶学生;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53-01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白裤瑶同胞纷纷走出大山,涌入城镇。我校白裤瑶学生达到211人,占全校学生36.7%。白裤瑶学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使得最多的语言也是自己民族的语言,平时很少接触到普通话,而且这些瑶族学生多数是低年级的,大部分的学生刚搬离深山,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有的会说一些,但是受方言影响,普通话地方音和拖腔拉调现象严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可以看出朗读的重要性。经这几年的摸索,我探究出一些提高白裤瑶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一、充分激起白裤瑶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这些瑶族学生常年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和外界接触少,平时都是在家里、村头玩耍,普通话能力较低。为此,朗读起来比较困难,导致对朗读没有兴趣。如何激起瑶族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的良好的朗读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讲读结合,提升朗读效果。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句子不够了解,造成对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情感不清楚,导致朗读起来断句不对,朗读不通顺,朗读的情感不对。为此,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理清文章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课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2.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朗读的审美能力。多媒体朗读课件的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加上与之相配的情境音乐、情境图片、情境视频渲染出课文的意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融入感情基础,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因此听课文录音,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对朗读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声音的无穷魅力。

3.采取激励机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的体验能够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在朗读中的“闪光”之处,给予肯定,使学生有成功感。

二、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朗读指导

白裤瑶学生的朗读主要有以下几点通病:一是机械连读。所谓机械连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不分词语的连贯,就像机械化作业一样,统一速度,统一节奏,统一情感的从头到尾的读。二是唱读。唱读是大多数低年级学生朗读的通病,拉长声调,宛如歌唱,一篇课文读得上老半天还没完。三是朗读中轻重不分,按照瑶族语言的习惯,句子首字都读重音。要让瑶族学生纠正朗读的缺陷,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技巧,然后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与技巧强化训练。

一是要教会学生朗读中的停顿,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但是学生不太清楚究竟要停顿多久才合适,这时,就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时心中默默数,数完“1、2”的时间,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是数完“1、2、3”的时间。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正确停顿了。

二是训练学生控制好朗读时的语速。语速的控制,是解决学生机械连读和唱读毛病的法宝。语速要随句子情感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做好断句的处理。断句好了,按照词语的连贯和情感的轻重来朗读,自然而然,机械连读和唱读的现象就得到解决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

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读是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应该教会学生总结朗读的经验,把握朗读的技巧。

四、让朗读的形式更丰富。

在对白裤瑶族学生的朗读训练,不能一味地读,要讲究形式的多样性,要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来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有多种形式的体验,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比如:采用个别读、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比较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例如在指导朗读《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小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蝌蚪的天真可爱,语音清脆悦耳;鲤鱼阿姨的和蔼可亲;看到妈妈后小蝌蚪的喜悦……然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五、采用替换迁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所谓的替换迁移,实际上就是将课文中的内容翻译成为学生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从而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使学生在运用汉语表达的时候更加顺畅。如在指导朗读《妈妈睡了》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妈妈睡着时是什么样的,可以用自己民族语言和同学说一说,再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是不是和自己平时看到的一样。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走近文中的妈妈,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妈妈,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带着爱意,轻柔地朗读。

在对白裤瑶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提高白裤瑶学生朗读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教师立足民族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才能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实现更好的瑶族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傅晓丽.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2(17)

[2]刘艳红.以配乐朗诵提高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