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

秦金林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方法

作者简介:秦金林,任职于河南省固始县教学研究室。

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增强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探寻的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好的“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语是语文课这顿套餐的“开胃菜”,开饭前尝几口,润肺生津,让人胃口大开。课前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原则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情感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法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储备的知识,引“故”而为“新”用。此种方法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知识的“类比”;二是通过知识的“对比”。如讲授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杜甫、王安石描写春天的诗句,由两首诗对春天的描写的不同角度,自然而然地引入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解题及背景切入法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有很多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我们若能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那么对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将大有益处。另外,对于有些作品,教师可从作品、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的崇敬感。同时,对一些有影响的作品,我们可交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课文。

三、激情朗读法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渲染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教师可范读,也可请学生朗读,把大家引入课文的美妙意境中。这样的导入方式往往适用于一些优美动情的散文或诗歌的教学。

四、巧用媒介法

巧妙地运用电教用具,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很快进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如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可放一段有关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

五、悬念设置法

设置悬念,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方法。在语文课导课时,如果注意设置悬念,也可以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小说、戏剧的教学。对于小说、戏剧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命运、归宿,是大家所关心的,根据这一点,教师在教小说、戏剧时,可以就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命运、归宿设置悬念。

于漪老师在教小说《孔乙己》时,设置了两个悬念导入新课。她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的。鲁迅在自己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也是《孔乙己》,这是为什么呢?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就可以得到回答。”接着,她又提出第二个悬念,“人们看了悲剧后往往会流出同情的泪水,或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悬念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求知的欲望。

六、问题冲突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辨,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了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2)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的大山挡住了你的出路,你是选择挖山,还是选择搬家?大家讨论问题,教师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愚公移山》。

七、对联揭示法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巧妙地将这一语言艺术引进课堂,能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如教《范进中举》一文,可用一幅恰好能概括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的对联,以此来导入本课的学习。对联是: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中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八、故事导入法

用于导课的故事,可以是与要讲的内容相似,也可以是所讲课文的内容梗概,如教《出师表》时,可以先讲“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让学生弄清诸葛亮、刘备、刘禅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利于课文的学习,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九、简笔图形法

用简笔画导入,新颖、直观、醒目,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学生是什么?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数学课中、为人处事等方面展开形象思维;第二步,在圆圈里画一个正方形,问学生像什么东西?有些学生会回答是铜钱;第三步,在这个铜钱里面画一个人,寓意什么?提示学生“人钻到钱眼里去,寓意六亲不认”。最后导入: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这样内容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已钻到钱眼里,一心只认得钱,连自己的亲弟弟也不认!”而后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简笔图形的慢慢画入,学生便会兴致勃勃地往下学习。

十、名言造情法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名言警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送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我的长生果》一文的导入:我们都知道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书的。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把书比作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十一、游戏导入法

????有位教师在教学《听讲要专心》时,便采用了游戏导入课题的方法。刚一上课,教师便提出做游戏的建议。游戏的名字叫《品尝》。教师借鉴了著名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听、看,看谁学得最像。教师首先拿出三只瓶子。一只装满汽油,一只装满蓖麻油,一只装满醋。教师说道:“现在请仔细观察。”然后他给一个杯子倒入一点汽油、一点蓖麻油和一点醋。学生们静静地看着他时,他把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随后他竖起一个手指给学生看。接着他把手指放进杯子蘸了一下。几秒钟后,他把手指拿出来。这位教师接着说:“记住,你们要照我做的去做。”他把一个手指放进嘴里,尝了尝,微笑着,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然后他把杯子递给学生,在全班传递。每个学生把一个手指伸进混合液蘸了蘸,然后放进嘴里吸了一下。他们没有笑,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个鬼脸。这混合液的味道太难吃了。当这个杯子最后传回到教师手里时,他很不高兴地说道:“很遗憾,你们中谁都观察得不够仔细。不错,我是吮吸了一个手指,但是我放进嘴里的那个手指并不是我伸进杯子里的那个。”这样就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听讲要专心》。这样导入使学生们兴趣十足,也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十二、巧妙化用诗句导入法

在与课文内容吻合的情况下,导入中恰当化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导语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先闭目聆听了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山乡小渡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是呀,老师就是渡船,把文明渡往我们的心田,把我们送往希望的彼岸。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育我情”啊!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好老师,她就是美国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恩师——莎利文老师。在这里,笔者巧妙的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杨文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J].教育周刊,2008(6).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教学研究室

邮政编码:465200

“Induction”inChineseTeaching

QinJinlin

Abstract:Agoodbeginningishalfdone.ForaChineselesson,good“induction”playsanimportantrole.Theformsofinductionarevarious,andthispapertalksonlyaboutsomeofthem.

Keywords:Chineseteaching;introduction;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