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评价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评价体系

赵仕礼

(雅安市名山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名山625100)

中华文明五千年,算术历来就有,一直在不断的教与学中延续和发展,至今数学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与其评价体系有关,教学评价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各国所采用的许多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评价理念的束缚,过分突出量表的作用,将教育测量推到不恰当的位置。一些发达国家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正在调整和完善评价体系,使之合理地融入整体改革中。概括地说,他们对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再停留在判断上,而是强化它的功能,因此,势必变革以“达到度”为核心的目标评价体系,试图建立一个取向数学而又作用于数学的动态的评价模式。在教学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普遍采用的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六项指标评价一节课的模式,姑且不论它的操作性,单就这六项指标的立意,就足以说明依然以教师为中心,致使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的成分日趋严重。为了追求顺利地实施教案,学生充当教学舞台上的配角,方法与手段成为教学的点缀,不恰当地使用电脑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有时候电脑代替了人脑;至于名目繁多的教学目标,到头来只剩下对知识目标的“总结”。这种主体与客体的错位、形式与内容的错位、人脑与电脑的错位,怎能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怎能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在教学领域里的各项指标?为此,有必要研究能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教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更切实地挖掘评价的教育功能,为推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教学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三个方面研究数学教学全程评价的方法。

以研究学生发展为线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评价基准,使评价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彻底改变将评价游离于教学的外部并对立于评价者的被动状态。因此要着力研究如何促进教师从学生独立自主获取必要的数学知识出发,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各种能力价值的备课方案的评价方法;着力研究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的认识主体、思维发展的主体和从事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评价方法;着力研究如何改变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的被动局面,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班为评价基础,每个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学生之间的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对其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将教学全程每个环节的价值判断与判断后的调节、完善、促进发展相结合,以促进发展为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以学生的活动行为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教学态度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理念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提问的评价目的是什么,如何让被提问者能动地、自主地、有创见性地成为回答问题的主人;

2.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发展能否协调同步;

3.教师在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得到多少,教师在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4.教师帮助和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几个,解决了哪些问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措施是什么;

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多大,有几个学生提出质疑和反问,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度和广度如何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试图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方法。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学校教育主体,千百年来支撑着教育运转的轴心就是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是教育的关注问题。我们注意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考量的“三个原则”,即“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以及应该遵循的八字方针:了解、激励、促进、反思。所谓“全面性”,指学生的学习是动态开放的系统,是多因素变化的工程,试图用单一的标准或某一项指标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是违背客观现实的。我们提出多元评价的策略就是体现了全面性的评价原则。

所谓“全体性”,是依据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我们的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受到启发、获益和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个别评价与自我评价问题,要充分体现差异评价观。倘若我们忽略了差异,则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一句空话了。所谓“全程性”,就是说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独立思考的过程、积极探索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反思与调整自己的学习,寻求使自己更快成长的规律与方法。我们提出的“八字方针”是评价目的所决定的。

在总体上通过评价了解自己,通过评价激励自己的发展,通过评价促进自我提高,通过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调整再提高。“三性原则”与“八字方针”是我们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评价的指导性意见,

教学过程的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一方面是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另一方面还促进着学生的发展,我们再运用合适的教学评价体系则能让后者为前者服务,让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