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校学生心理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浅析职校学生心理现象

程阳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程阳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青少年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健康合格的新一代。

〔关键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

1认识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把握教育航向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析如下:淤师生关系的问题;于亲子关系的问题;盂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榆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这四个问题还可以细细分析,只要某一个环节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具体分为:淤自我评价问题,评价过高或过低,于是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于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盂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如果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就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问题。

再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淤学习压力问题,并由此造成种种心理行为问题。于厌学问题,即厌学情绪突出。盂学习困难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以上。榆学习障碍问题,甚至出现极个别的“学校恐惧症”。

2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学生自身身心问题。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其次,学生个体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对社会的认识也对其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

2.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如教育理念、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

2.3家庭教育环境与行为。家庭是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观念、态度,家庭情感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其婚姻状况等,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3中职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扩大信息视野。社会科学类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而且需要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特别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引导,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风,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也可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心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心理教育中要善于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有意识地通过改善物质文化设施来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独特的魅力。

3.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让那些寻求帮助的学生找到心灵的慰藉,得到同情安慰。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除其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得心灵疏导。

3.3建立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首先,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全体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提倡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应用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真备好课;上课时调节自身的心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情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其次,要发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帮助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中职学生由于社会和个体发展阶段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预防、解决这些问题,一条主要的途径就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心理卫生的保健医生,也必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为了学生的健康成熟,教师不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即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振元.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J].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