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阅读期待”调动阅读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抓住“阅读期待”调动阅读积极性

胡明会

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雅居乐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什么是阅读期待呢?“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并正确运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期待培养呢?

一、激情促趣,期待初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能力的直接动力。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会把学习之苦化为追求之乐,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做到聚精会神,思维活动与老师思维“同步共振”,愉悦地获取新知。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巧布悬念,以奇激情。奇妙的疑问,使学生产生疑惑、惊奇,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大胆猜测,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2.创设情景,以趣促思。用明朗的语调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者从幽默的情节把学生引入佳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倍觉乐中趣,趣中妙,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3.以旧引新,自然过渡。通过复习,逐步引入新知识,产生阅读文本期待。学生感到学有源、思有路,在循序渐进中,探求知识的内涵和联系。

4.借助电教手段、模型、实物,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应的气氛中,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让学生觉得学习兴趣盎然,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质疑促思,期待赏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思维由问题引起,疑问是发现之母。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模式,而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赏析文本,去独立思考,以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1.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提出一系列的要求,通过读书,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渠道。

2.教师对读书方法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并且要边读、边思、边划、边批。做到读中有想,想中有读,边读边想。

3.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通过粗读——赏读——探读——创读的过程,使学生尽量掌握新课的基础内容,在读书过程中发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品质,使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学习,在读书中学会思考,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三、释疑促问,期待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方能促思。”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此教学环节的做法有两点:

1.老师要鼓励学生善疑好问。要鼓励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在读书自学中,鼓励学生不但要把书读懂,而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2.教师要善于巧妙设疑。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力求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设疑、质疑、解疑,来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期待,从而使学生从“会答”到“会思”。

四、导练促悟,期待运用

知识的运用既是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巩固和深化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期待之必需。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会运用,学生按教师要求,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去“反三”、创新。此教学环节的主要做法是:

1.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创造性练习等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难点、重点、疑点,合理设计训练的梯度、坡度、密度,做到难易得当,分出层次。

2.教师要优化练习的内容。使学生从“少而精”的练习中悟出一定规律性的东西来,从而提高以“少而精”去统率“多而广”的能力,真正实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这些有序练习,使学生能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水平做出评价,将学习的成功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从“会学”到“会用”。

五、引导实践,期待创新

学习是基础,期待是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阅读教学要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运用新知之后,要指导学生做到“四引”:

(1)引学生想。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如语文课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结局已尽,但意未穷,或有的文章出自名家之笔,故意留下一些空白。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去补充,激发学生的创新期待。

(2)引学生变。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思维的中心。阅读教学中知识或学习材料重新构思或改写等等,以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自主性和独特性。

(3)引学生做。主要是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教学向综合应用延伸,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做到兴趣未尽,思维开放,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在课后能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增强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上一个新档次。

(4)引学生创。在创的阶段,教师激起学生创的期待,引导他们在学习的方式、思维的形式上进行归纳、整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多元解读。

六、巩固延伸,期待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阅读期待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要延伸到课外。“阅读期待”的心里取向是重要原因。当学生深深体会到读书之乐时,阅读也就成为习惯,成为学生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让学生读美文,体验欣赏之乐。在学生尚不具备自主阅读习惯时,教师应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让学生欣赏。

总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的途径很多,只有让学生真正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才能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