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差异性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差异性比较

陈元红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本文对多元招生制度下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提出了高职英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建议,以适应多元生源的特点。

关键词:生源类型英语教学差异性

一、前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招生模式多样化,高职生源的类型和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数据统计,2017年的招收新生3339人,普高统招生源为47.3%,自主招生(单招生)占33%,三校生占比10%,五年制生源占10%。单招生和三校生生源呈增长趋势,逐步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面对生源多样化的现状,高职英语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以前采用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已逐渐失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不同类型高职生源学习差异性这一重要环节。对不同生源类型学生的学情以及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途径,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师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二、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差异性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六个班的新生为调查对象,在入学第二周进行问卷调查。

1.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和看法。调查统计表明,高职学生中喜欢英语课程的约占37.4%,21%的讨厌英语课程,其中,喜欢英语比例最多的是三校生(66.6%),普高35.7%,单招生中只有28.4%喜欢。这与“你怎样看待英语学习的?”的调查结果一致,68.2%的三校生、普高生48%,单招生只有33.3%认为“英语学习是有趣的”。29%的单招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以及“学不学无所谓”,18.3%的普高生,4.5%的三校生有同样的想法。

2.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生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英语学习习惯调查统计看,“从不或很少预习复习英语”普高生占34.3%,单招生占34.8%,三校生22.7%;“一般上英语课不翻书,老师讲到第几页我都不知道”的普高生占8.1%,单招生占34.8%,三校生4.5%;“老师布置了英语作业通常独立完成”的普高生占50.1%,单招生占28.7%,三校生27.3%。相对而言,三校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听课相对好些,但不能很好地课后巩固;普高生课后作业独立完成的比例最高,但似乎疲于完成作业,单招生的三项表现都处于最末。

3.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调查统计显示,对进高职之前的英语学习的满意度分别是:普高统招生15%,单招生20%,三校生4.5%。不同类型的学生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初学时还是很感兴趣,但意志力差,没有坚持下来”(普高生42.6%。单招生31.3%,三校生63%);其次是“初学时很感兴趣,后来听不懂就慢慢放弃了”(普高生31.7%。单招生45.7%,三校生31.8%),当然单招生中还有10.9%的“初学英语时,我就没主动背过单词和句型”。

4.对高职英语课程的要求及信心。进入高职后,想“尽最大努力学好“的顺序是普高生(61.45%),三校生(59.1%),单招生(24.2%);只“要求不挂科就行”的单招生比例高达65.9%,普高生31.7%,三校生27.3%。40.6%的普高生,27.2%的三校生和58.7%的单招生“对学好高职英语已无信心,甚至是绝望”。

三、不同类型生源学习特点差异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对部分老师和学生访谈以及教学感受,不同类型生源的英语学习有较大差异,各自呈以下特点:

全国“统招统考”的普高生经过初高中系统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基础语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英语基础相对较扎实,课堂表现和反应以及AB级通过率要比三校生和单招生好。经过高考的历练,学习能力和习惯也相对较强。但也正是高中阶段的高要求、高压力以及高考失利,增强了他们的挫败感,挫伤了他们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三校生以及五年制生源单纯、热情,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表现出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律,AB级过级率低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两类生源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考不上高中或虽然考得上高中,高考升学希望不大,初中毕业便进入校无需门槛的中职类学校。另外,在中职阶段属于职业教育,相对较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对文化课的要求和教材难度相对较低,英语亦如此,因此文化课学习相对较轻松,学生显得较有兴趣和信心,实则英语基础知识学习不深入、不系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有的仅相当于或略高于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达到高职入学的起点要求,进入高职因新鲜而产生的兴趣和信心很快就丧失。

自主单招的学生,也经过三年的高中系统学习,但正因为学习存在困难,觉得参加高考也没多大希望,才参加三月份各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面试+高中会考成绩),然后或打工,或玩耍,到高职院校开学近半年,学到的那点点英语也几乎遗忘殆尽。他们在普通教育中反复受挫,是普通教育的“学业失败者”,挫败、失落和迷惘,学习的兴趣、自信几乎消磨殆尽,学习能力和习惯最令人担忧。

总之,在高中阶段和中职阶段所受教育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类型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同类型学生中也因智力、性格、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差异,更使得高职生源的学习特点呈多样化。

四、基于生源多元化,实施差异化教学

1.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分类教学管理,将三校生、单招生、普高生进行区别教学和管理,老师可认真细致地研究普高、中职和高职英语的英语课程要求和知识体系,罗列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再想方设法在教学中补上其中的差距。或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划分若干层次的教学班级。如条件有限只能采用混合组班的教学,但是在混合组班里面可以采用隐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2.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和需求,结合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达到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从而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逐一达到教学目标。

3.选择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也可使用相同教材但取舍不一。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采用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和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多元智能发展。如对较好层次的学生,以启发式、参与式为主,侧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基础较差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以语法翻译法、交际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体验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的关爱,学习的乐趣。同时,加强学法指导,面对新课程、新标准和新要求,高职学生必须掌握适合自身高职英语学习方式与方法。

5.使用多样化教学评价。面对学习背景和基础完全不同的学生,一个学期后(大多数高职院校仅仅开设一个学期,部分院校开设一学年)便使用同一份试卷、同一种考核方式去衡量他们在高职的英语学习状况是有失公允的,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普遍心存畏惧和抵触,大一统的评价方式不仅挫伤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需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进行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层次检测和评价,尝试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的有效提高和人的和谐发展。

总之,了解不同类型生源的差异,尊重差异,施与差异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11)。

[2]李德路陈宏振多元化生源高职教学探索[J].成人教育,2013,(8)。

基金项目

2016年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期“全国高职外语教学改革课题”,子课题(GZWYJXGG-134)。